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

ID:10995221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_第1页
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_第2页
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_第3页
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职教兴起新的一种教育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服务宗旨和培养目标,是探索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作为培养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学校,笔者院校能否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和职业素养的卫生人才,能否使培养方向更加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对卫技人员的职责、技能和素质要求?诸多问题迫使我们尝试和探索工学结合教育的新模式。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工学结合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例如:配套机制不完善,学校与企业管理层的教育观念有待提高,学生综

2、合素质较低和职业理念缺陷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就影响的因素和如何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提出如下分析和建议。中国9/vie  一、影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  1.与教育模式相配套的机制不健全  工学结合未能得到顺利实施,是因为缺乏配套的机制。它具体表现在国家政策扶持不突出,学校制度、医院的体制和对带教老师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实习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如病人以及家属不能积极配合)等。  2.教材设定和教学方法滞后  多年来,中职教材的教学大纲设置和教学标准适应全日制教学使用,并非与新型教学模式配套。同时,学校教师的教法比较陈旧,譬如笔者

3、院校的教师们虽然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丰富,但因缺乏实习进修机会,理论与临床严重脱节,对专业知识新的发展动态知之甚少,导致不仅教学内容固定不变,教学方法还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因此学生学习的欲望得不到激发,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想让学生只通过参加几个月的顶岗实习来促成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教育训练任务,这个执行起来困难较大,质量难以保证。  3.学生教育管理措施不到位  职校实习生的管理始终是个难题。因为这个群体的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员工。他们既受双重约束,但又不完全地受某一方的全方位管理。针对这个群体,以前的管理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教育管理的制度不健

4、全,措施不到位,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  4.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思想素质缺陷的问题。笔者院校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对这方面的培养加大力度,但仍普遍存在问题。中职学生的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制能力较差,个人心理适应力差,缺乏责任心等等。  二、提高中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1.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尤其在资金方面,政府财政需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为中等职业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同时在政策方面,要体现政策倾斜,以优惠政策

5、吸引企业,以激励机制培养教师,鼓励校企合作办学。由此,一个政府、企业、学校三体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形成。  2.实行教学改革,完善配套管理体制  (1)学制的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执行的学制是全日制的。为了真正地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应把全日制改为半工半读制。全日制的学习要先完成全部理论课程的学习,再进行实习实训,最终完成学业。而半工半读制是将理论学习与实训交替地分阶段进行。如在一个学年中前一个学期学习理论,后一个学期参加实训,第二学年再重复进行。这样的学制设计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的交替进行,达到真正的工学结合。  (2)教学形式改革。

6、把原先在校内进行的某些专业理论和技能课教学,放到实训单位中进行。单位中的带教老师结合工作实际,选择不同形式的授课方式,完成专业理论和技能课的授课量。  (3)评价制度改革。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前两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先发放合格证书;第三年,实践技能和理论考试综合考核合格颁发毕业证书。综合考核不仅要有学校对其理论成绩和思想道德方面的评价,还要有实训单位对每一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评定。  (4)教学基地改革。学校实训基地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补充,它既可以培养学生顶岗技能,又可以吸引企业。因此,校内实训基地要建设成为集教

7、、学、做为一体的综合教室,使之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备配套、数量充足的实训中心,使之成为紧缺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这样,既满足了教学中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为企业训练、培训员工提供了场所,大大提高了中职校对企业的吸引力。校企合作、协同发展。这就满足了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并真正成为中职校推进工学结合模式得以实施的支撑点。  (5)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教师,而且更多的是“双师型”教师。这样的教师需要真正具有两种能力、两种素养。这对当下的中职校和中职教师是个挑战。为此,中职校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要制

8、定相应政策鼓励和帮助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学习、发展,保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所拥有的教师不仅有“两手”且“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满足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需要。  3.与企业文化对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