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控制理论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

社会控制理论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

ID:1099548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社会控制理论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_第1页
社会控制理论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_第2页
社会控制理论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_第3页
社会控制理论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_第4页
社会控制理论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控制理论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社会控制理论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一、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界定越轨行为是指背离或违反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其社会规范也有所不同。所以,判断某人的行为是否越轨,主要看其是否背离、违反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规范。越轨行为根据背离、违反的社会规范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一般越轨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前者是指背离、违反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行为规范,后者是指违反法律规范。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主要是背离、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少量的是违反法律规范。二、社会控制理论5社会控制理论”是指用社会

2、控制的强弱来解释犯罪行为产生原因的一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迪尔凯姆,再经过芝加哥学派的发展,到当代,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当属主张社会控制理论的特拉维斯.赫希。1969年美国犯罪学家特拉维斯.赫希在其出版的《少年犯罪原因探讨》一书中,论述了社会联系即社会控制理论。赫希认为“任何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阻止个人进行违反社会准则的越轨与犯罪行为,当这种联系薄弱时,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因此,犯罪就是个人与社会控制的联系薄弱或受到削弱的结果。社会联系是影响、制约人们行为特性和行为类型的

3、决定性因素”。在赫希的理论中,核心概念是社会联系,这种联系一般通过社会机构表现出来。而抑制犯罪、越轨的“社会联系”则由依恋、奉献、卷入和信念四个要素构成,每一个要素都与青少年犯罪产生联系,并且四个要素相互之间也发生作用。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是被很多国家的实践证明了的极具生命力的解释犯罪原因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而犯罪行为是越轨行为的一种,所以,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为此,本人就“社会联系”的四个要素(即依恋、奉献、卷入和信念)进行展开,用来分析青少年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三、青少

4、年越轨行为的原因分析1.从社会联系的第一个要素—依恋(感情要素)的角度来分析青少年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依恋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或群体的感情联系。在赫希看来,假如一个人不在乎他人的看法、期待,对他人的意见不具有感应性而没有内化外在的道德规范,即有越轨行为的可能性;相反,一个人若依恋于父母、学校或同辈群体,越不可能有越轨行为。5(1)依恋于父母:赫希认为,越依恋于父母亲,越容易向父母亲征求对他有关活动的意见,因此当他考虑从事越轨行为时,会担心影响他和父母亲的感情,而降低从事越轨行为的可能性。,美国社会学家戈夫(

5、W.Gove)指出,“家庭在青少年犯罪中扮演关键角色是在对越轨行为研究中最受瞩目和最经常重复的发现”。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他通过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得以成长。许多研究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期的经历非常重要,而且家庭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确定并且强调幼儿初期经历和家庭环境的重要性的关键性依据。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人格缺陷和越轨行为。那么到底是哪些不良环境导致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呢?一般

6、说来,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的家庭和所受到的家庭教育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不良的家庭环境主要有家庭不良状态和家庭教育缺陷。家庭不良状态主要表现为:双亲不全,子女缺乏应有的父爱或母爱;家庭生活气氛不正常,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子女得不到温暖和抚爱,缺乏安全感;父母或兄长的消极榜样作用等。家庭教育缺陷则主要表现为:父母或其他长辈过分宠爱自己的子女或晚辈,无原则地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偏袒其过失,导致他们变得我行我5素,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以及社会利益,在行为上则表现为贪婪、懒惰、粗暴、残忍、缺乏同情心、没有责任

7、感;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孩子过分严厉,他们动辄打骂孩子,促使孩子变得冷酷、残忍、不诚实、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父母或长辈对孩子失去希望,放任不管,从而导致孩子自身对家庭的失望,促使家庭对孩子的控制能力的减弱,最终使孩子走上从事越轨行为的道路。(2)依恋于学校:赫希认为,孩子越依恋于学校,越不可能从事越轨行为。他也认为智商和学习能力与越轨行为有某种程度的负相关。孩子在学校功课表现不佳,不能符合学校的期望,减低对学习的兴趣和学校的附着度,犯罪率就会越高。在学校依附和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上,赫希勾勒了这样一个原因锁

8、链:缺乏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差—不喜欢学校—进行少年犯罪。学校是教育人的专门机构,是另一个社会控制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如果学校风气不正,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则有可能使学生个性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容易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越轨行为。大量犯罪学研究表明,在学校中,老师的支持与鼓励程度越大,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越高,学校的纪律越严明,管教的方式越恰当,学生就越不会从事越轨行为。5(3)依恋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