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及漏、误诊研究

临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及漏、误诊研究

ID:10998057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临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及漏、误诊研究_第1页
临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及漏、误诊研究_第2页
临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及漏、误诊研究_第3页
临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及漏、误诊研究_第4页
临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及漏、误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及漏、误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及漏、误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胃黏膜活检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834例胃黏膜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病理分型。结果834例病例中,肿瘤311例,占,占37.29%(其中癌298例,占35.73%,腺瘤5例,占0.6%,淋巴瘤5例,占0.6%,平滑肌源性肿瘤3例,占0.36%);炎症及糜烂247例,占29.62%;溃疡214例,占25.66%;息肉44例,占5.28%;可见异形细胞不排除癌18例,占2.16%。结论分析总结胃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并对其病变的漏诊及误诊进行综合分析。�自纤维胃镜技术在我国广泛开展以来,提

2、高了临床对胃病的诊断水平,以及对胃炎、胃溃疡的治疗,同时也提高了对胃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部分病例做到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本研究就本院临床834例术前纤维胃镜钳取胃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及病理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胃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并对其容易发生的漏诊、误诊进行综合分析。�1资料与方法�6我院2004-2007年临床胃镜活检834例,活检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观察基本病理变化。�2结果�2.1临床资料�2.1.1性别年龄本组834例,男677例,女157例,男女之比为4.31�∶�1,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

3、者87岁;其中胃癌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87岁。�2.1.2病灶部位大部分为胃窦、胃角,其次是胃体、贲门,残胃11例。�2.1.3内镜所见病变大多数表现为黏膜粗糙、糜烂,充血、溃疡或黏膜变平。�2.2病理资料�2.2.1病理形态学改变光镜下247例胃黏膜见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有的表浅黏膜糜烂,部分出现腺体萎缩,腺上皮肠化生,并伴有淋巴滤泡形成。�2.2.2214例可见炎性渗出及坏死,个别可见少量炎性肉芽组织形成,结合临床诊断可符合溃疡。�2.2.3298例可见散在成群的异形腺体或细胞团,或异形细胞,细胞异形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部分为散在成

4、串的印戒细胞,弥漫浸润,部分胞浆深染。�2.2.444例可见腺体增生,间质血管、纤维组织增生,并见炎细胞浸润,部分腺体增生显著成群。�2.2.565例可见腺全明显增生,部分可有不典型增生,腺上皮呈假复层,核深染,可有核分裂。�2.2.63例可见肿瘤细胞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细胞核呈棒状,两边钝圆,细胞无明显异形。�2.2.75例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可有淋巴滤泡样结构,细胞呈肿瘤性增生。�2.2.818例于出血、坏死组织中可见个别异形腺体或细胞。�3胃黏膜活检834例病理分类�4讨论�4.1在834例胃黏膜活检中,癌所占比例最大,但实际情况并非胃癌

5、高发区,而是因为临床大部分胃镜所见较轻者并未做活检病理。�4.2如果活检取材充分,切片内癌组织确位于黏膜层,未见肌层浸润,胃镜多表现糜烂、浅溃疡,轻度隆起病变,面积较小,可考虑早期胃癌或提示早期胃癌,提醒临床重视,以便采取积极妥善措施。[1]微小胃癌隐匿性强,不易取到肿瘤组织微小胃癌系指病灶直径在5mm以下的胃癌,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内镜检查时直观其恶性特征不明显,故检出率很低。因此对�早期胃癌应正规活检包括:活检部位准确、每处活检块数不少于6块、活检要有一定深度(即活检块要大)。�4.3皮革胃的黏膜活检钳6不到深层癌组织由于皮革胃的胃癌多为低分化

6、腺癌、印戒细胞癌或未分化癌,而且主要呈弥漫性在胃壁各层浸润。一般肉眼观察其黏膜可有浅表糜烂、浅溃�疡或者没有明显病变。因此黏膜活检时可能钳不到深层的癌组织而延误诊断。对这种病例应多参考X线的检查所见,凡X线检查见胃壁僵硬、短缩,胃壁蠕动减弱,钡剂排空过快者,内镜医生应考虑到皮革胃的可能性,取材时宜注意钳取深部组织,采取“挖洞式”活检法,以有助于病理检查时找到癌细胞,从而减少此类胃癌的漏诊。[2]�4.4胃肿瘤的术前胃黏膜活检,关键是病变良恶性的判定,病理诊断正确与否直接关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本组18例于出血及坏死组织中仅见个别异形细胞,后来有5例证

7、实为癌。因此,要求临床胃镜取材力求准确,组织有足够大小、深度和数量。另外,仅有炎性渗出和坏死组织不全都是溃疡病,有小部分往往是其他疾病的一种继发性病变。当有坏死灶和粘液湖同时出现时,应予以重视,提示癌的可能性极大,可建议重取活检。[3]�4.56淋巴结外的恶性淋巴瘤最多发生在胃肠道,但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与其他淋巴组织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主要位于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分布不均匀,其发生的恶性淋巴瘤多自固有膜沿黏膜下层向侧方伸展,也有固有膜表现为炎症而下为肿瘤,而且瘤细胞可呈索状分布,故淋巴瘤早期内镜下的黏膜活检难以获得肿瘤病变组织。[4,5]故临床胃

8、镜活检中,当有溃疡,镜下见淋巴细胞大片浸润时,须想到淋巴瘤的可能,不能除外淋巴瘤。当肿瘤性淋巴细胞不明显时,可报淋巴瘤样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