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模设计教程_z1

连续模设计教程_z1

ID:10998856

大小:5.37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8-07-09

连续模设计教程_z1_第1页
连续模设计教程_z1_第2页
连续模设计教程_z1_第3页
连续模设计教程_z1_第4页
连续模设计教程_z1_第5页
资源描述:

《连续模设计教程_z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4-60第四節連續模第四節連續模I連續模標准結構及功能※※※※10-4-60第四節連續模II連續模料帶排配流程一、綜合分析產品成形對整個產品作沖壓工藝分析(注意客戶的特殊要求),確定成形方式、步驟.二、確定產品成形方向確定成形朝上還是朝下,即是否需要翻面,主要考慮成形的難易程度、成形質量、模板強度、送料是否順暢,一般毛邊方向可采用壓毛邊方式處理.三、確定送料方向是否需要旋轉180˚或90˚(即是采用橫向還是縱向),主要依據送料、出料、成形及模板強度來考量.四、確定連料形式主要依據產品的外形來確定,保證連料有一定的強度,不使

2、材料在送料過程中因變形而影響送料及相對位置關係.五、確定導正孔位置確定是利用產品本身上的孔還是在廢料上沖導正孔,或是將導正孔放在連料上,主要原則是不影響產品外觀,保證定位精度,且不因此而增加步距,降低材料利用率.六、確定步距依據產品展開尺寸,保證切口沖子有足夠的強度;若連料處有導正孔時,應有足夠強度.七、確定料帶寬依據產品展開尺寸及邊料的作用來確定,當用作切邊或作側刃定位時,取正常搭邊值即可,若用外帶料方式且連料上有導正孔時,應考慮有足夠強度.※※※※10-4-60第四節連續模八、料帶內容排配打凸、壓線等材料變形較大的一般在側刃

3、之前,排在最前面1.接著就是側刃及導正孔的排配.2.中間一般排配沖孔及尺寸要求較高的局部成形.3.成形部分通常放在最后面.4.最后是排配切廢料,連料.※※※※10-4-60第四節連續模III連續模的料帶排配注意事項一.對產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注意客戶對產品的要求;二.根據產品的批量和工藝性,構思產品的成形步驟;三.確定工序間工件的攜帶方式和接橋位置,不僅要盡可能的節省材料;更應該保証料帶的足夠強度,尤其是薄材和大型連續模;四.考慮產品展開后的排列方式,盡可能采用最經濟省料的排列方案.五.料帶在行進過程中須平穩,無碰撞,高於下模板

4、的頂料塊(含頂料銷)入子,折刀等.不會對料帶產生幹涉.六.注意材料的輾紋方向,尤其材料為不銹鋼,磷銅,硬鋁等時.否則當折小R時,易產生裂紋,輾紋方向可能影響排樣的經濟效果,也會影響產品的質量和性能;七.料帶須導正,並在第一工位沖出導正孔,導正孔可安排在廢料上,也可利用切邊時的槽孔端部作導正孔用;或利用產品的孔作導正孔(但需考慮最后是否要修整);八.對某些會造成材料流動的成形工藝,如抽凸,拉深等,應考慮成型后再進行后續工序。凸包,拉深,中間有較大孔的,也可先沖預孔,成型后再擴孔至尺寸;九.抽凸,拉深后,料帶容易變形,應增加回壓或整

5、形工位;十.非對稱性折彎的零件,要有防止拉料的措施:壓線,壓筋,對折,擋料等;十一.切邊需接刀時,若客戶無特殊要求,應使用圓弧接刀,以免產生較大毛刺;十二.彎曲件應考慮回彈,對成形要求高的應增加整形工位;十三.為防止在切邊或落料時,引起離邊緣很近孔的變形,可將孔旁的外緣部分先於切除;十四.近折彎邊的孔,可考慮彎曲后再沖,否則應采取其它有效工藝措施;十五.有嚴格相對位置要求的局部內、外形,應考慮盡可能在同一工位沖出以保証精度;十六.對某些產品,為了后續成形方便,需增加工藝孔,應和客戶磋商.註意不會影響模具和料帶的強度,並盡量和導正

6、銷孔一次沖出.十七.對工藝內容比較密集的部分;成型力比較大的部分,應考慮模具強度(必要時通過計算進行強度校核),並可采用減少沖裁力的措施;十八.條件允許應有適當的空步,以供后來調整用;※※※※10-4-60第四節連續模一.為方便組立和維修,應考慮“快換”結構,尤其是那些易損壞的入子,沖子等.二.為便於修理,一般應將沖裁部分,成形部分等不同的工藝內容分開且相對集中(盡可能分板),先沖裁,再彎曲,最后切斷,卸料;三.當產品從料帶上分離后,須保証產品順利推出,尤其是一些扁形件和高度較大的零件;四.應該考慮有打板平衡裝置,上下模限位裝置

7、,失誤檢測裝置和防跳料措施.※※※※10-4-60第四節連續模IV連續模進料、導料、出料注意事項一連續模進料的設計要點連續模的進料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1)前面導料架的形式(即料帶如何送進來);2)擋料的形式(即料帶送到什麼位置).下面便從這兩個方面來討論.1導料架的形式可分為以下幾種1.1直接由導料板和托塊組合的形式,如圖(a)所示.此種結構有以下注意事項:圖(a)1)其中尺寸W等於料帶寬度的公稱尺寸(最大尺寸),不需放間隙;(材料公差一般為-0.2)2)托塊長度L一般可取200MM,依實際情況調整;3)托塊的高度應比對應模板

8、的厚度低0.5MM;以免與模板不等高壓傷材料.4)導料板的高度H依照整個料帶的浮升高度確定;一般應比浮升塊高出5mm以上.5)注意鎖固導料板到托塊的螺絲方向要方便調整時的拆卸;特別注意是否與外導柱幹涉.6)實際情況下托塊會有一定的擺動范圍,而且托塊越長,擺動越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