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台旅游宣传资料

金刚台旅游宣传资料

ID:11000414

大小:444.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9

金刚台旅游宣传资料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金刚台旅游宣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本情况』金刚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商城县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大别山主脊北侧淮河上游。地理坐标为北纬31°41′—31°45′和东经115°28′—115°37′,东南与安徽省金寨县接壤,西北与商城县伏山、汪岗、四顾墩、苏仙石四乡毗邻,东西长14km,南北宽7km。总面积5460hm2。金刚台自然保护区前身为国营金刚台林场,始建于1958年6月,1982年6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金刚台省级自然保护区。1989年经省林业厅批准定名为“河南商城金刚台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置管理处。2006年初申报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

2、』金刚台自然保护区属亚热带北缘地带,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独特性,位于淮河上游,植被类型多样,野生动物繁多,地质古老,地貌历史悠久,山青水秀,环境幽雅,群山连绵,高峰耸峙,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既具有江南水乡的纤柔秀美,又体现北方景观的雄浑、粗犷。“金刚台高势耸天,无限瀑布挂满山。峰尖谷底尚是水,幽谷以下全是烟。”是对金刚台最好的写照。(一)地文资源金刚台地处大别山腹地,四周高峰耸峙,千米以上高峰就有16座,主峰金刚台,海拔1584m,为大别山脉在河南境内最高峰。属强度切割的岩石山区,地质历史悠久,位于秦岭—大

3、别造山带的中部,形成于距今约1.32—1.20亿年之前,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结果。地形复杂,山势陡峻,奇峰峭壁,气势磅礴,景观众多,主要有:1、白龙峡:白龙峡10为西河下游两山相夹的一个深涧峡谷,呈“S”形,长2km。因峡内岩石裸露,千姿百态,洁白如玉,似一巨龙匍伏在谷中而得名。峡谷内潭潭相连,永不枯竭,形状各异,蔚为壮观;两岸高崖陡不可攀,形似空中楼阁。峡中胜景白龙潭,呈三角形,深不见底,当年郑板桥曾于此潭取水煮茶,留下了“淮南江北,一片青山入座;吴头楚尾,半潭秋水煮茶”的佳句;峡谷顶端为黑石槽,两面绝壁,陡峭如削,潭水

4、深冷通幽。峡内日照短,鲜见蚊蝇,空气清新,似枕石澍流、耕山钓鱼的仙境。2、猫峰奇观:猫耳石,海拔1351m,净高50余米,雄姿屹立,石上杂草丛生,与猫毛相似,宛如猫头一耳,因此得名。该石百里之外可见,由侏罗纪安山石、粗石岩、棱灰岩构成,石对面60m处有一平台,可俯瞰峰下风光,方圆百里尽收眼底。3、平顶铺风光:海拔1576m,仅次于主峰金刚台,顶部平坦且有涌泉,面积达300多亩。登临峰顶,河南、安徽两省尽收眼底,顿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令人心旷神怡。峰脚下尚存铁瓦寺遗址,仍可看出当年生铁成瓦独有的风貌。4、分界岭:位于乌龙潭以

5、南1km处,系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处一个凹陷10的山脊,也是淮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岭上极目远眺,东南为小黄山,西为皇殿,东面和东北依次为金刚主峰、平顶铺、朝阳洞。松林繁茂,怪石突兀,集险峻与秀美于一身。5、碧莲峰:位于金刚台主峰之西,以雄险闻名。林木葱郁,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奇山、湍溪众多,山体巍峨。与主峰相接处有万丈绝壁,难以攀登,峡深林密。6、书山梦笔:位于保护区东部。古称大苏山,山腰有石柱擎天,高100余米,名书山梦笔,又名窿贯桩,如笋似笔,为岩石结构,有努力学习、不断上进、攀登高峰之寓意,又有文人学

6、士的书山有路、妙笔生花之含意,东部观赏最为壮观。柱崖下有百龙岩瀑布,落差百米,宛若百龙飞舞,为豫南地区落差最大的瀑布群之一。瀑下河流,名金浆涧水,《河南通志》、《商城县志》等皆有记载。河谷呈阶梯状,瀑潭相连,一级一瀑,一瀑一潭,中段有一名为“学海”幽潭,两岸壁立50米,幽深清绝,堪称峡中之峡。峡中有动物白化现象存在。(二)水文资源金刚台地处淮河上游,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大,属于史河和灌河水系。东河、西河贯穿区腹,河谷陡峻,是保护区的两条主干流,沿途汇集火板沟、麻雀湾、大板沟、小板沟等大小几十条支流。丰富的水资

7、源营造了多彩的泉、潭、瀑等景色。1、乌龙潭:位于西河干流上,深不可测,山溪落入深潭中形成瀑布,两岸怪石嶙峋。不远处有一名为龙墩子的巨石,高10m,宽20m10,石上有一石塔,塔顶是一块两丈见方的石板,建有一座袖珍龙王庙。每逢干旱时节,附近十里八乡群众敲锣打鼓前来求雨,声势动天。2、九丈潭:位于东河源头,潭峭如削,高达九丈。九丈岩东南处一缺口,一股激流自天而降,飞流直下,形成一道瀑布,宽丈余,落3m处一折,斜溅2m处散成一道雨帘,雨帘倾如暴雨,水线如箭,飞入潭内,激起一堆雪浪。潭面为半月形,70多平方米,池幽而水深,岸边寒气袭人

8、。3、黄龙潭:在白龙峡上游,潭上有一道人工石坝,高15m,宽30m,水流从石缝中流出,形成20多个小泉,顺石壁流下。潭面百余平方米,周围两山高耸,潭下幽深莫测。(三)生物资源保护区属亚热带北缘的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有高等植物140多科,462属,19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