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责任概述

传染病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责任概述

ID:11001992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传染病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责任概述_第1页
传染病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责任概述_第2页
传染病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责任概述_第3页
传染病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责任概述_第4页
传染病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责任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责任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染病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责任概述为大家整理的传染病学: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责任概述,供大家阅读参考。我国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章专门对妨害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各类行为规定了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1997年修订后的我国刑法典及2001年12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结合传染病防治法及环境保护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相关法律的罚则规定和惩治犯罪的实际需要,创制了诸多罪刑规范,为司法实践惩处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犯罪行为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法律依据。在当前防治非典传染病的斗争中,通过刑罚方法制裁有关犯罪行为,是十分必要的。一、直接侵犯

2、传染病防治制度的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中附属刑法规范的依托是1979年刑法的有关规定,这些比照性的刑事责任条款由于有失科学、合理,不能准确反映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实为权宜之计。有鉴于此,1997年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和第九章渎职罪设置了三个独立罪名,以惩治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直接侵犯传染病防治制度的犯罪行为:1.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刑法第三百三十条)。本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1)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2)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

3、便进行消毒处理的;(3)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4)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本罪是过失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有关单位或个人拒绝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确诊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拒绝隔离,造成法定后果的,均可构成本罪。不过,本罪以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结果为成立条件。目前,尽管卫生部已报经国务院批准,将非典列入法定传染病范围,但由于国务院尚未将非典增加为甲类传染病病种(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目前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只包括鼠疫和霍乱两种。按照传染

4、病防治法第三条的规定,只有国务院才有权根据情况增加甲类传染病病种,卫生部无此权力),因此,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于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过失引起非典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目前还无法以本罪定罪处罚。笔者建议,由国务院根据法律授权及时将非典列入甲类传染病病种,以有效惩治犯罪。为大家整理的传染病学:传染病防治中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合法性证成,供大家阅读参考。一、问题及其分析视角2011年2月10日,广东省卫生厅发布消息称:2月9日,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1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这一消息并未引起多大反响。显然,这次的情形并不严重。然而,它恰似晴空下的一道阴影,让人不禁

5、回想起阴霾压城的日子。的确,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紧张工作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2]我国政府在防控工作初期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及其效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称赞,也得到了国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然而,毋庸讳言,在防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争议或议论,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隔离与医学观察等限制人身自由的防控措施是否合法[3]和防控措施是否过度的问题。[4]尽管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紧张工作早已结束,但传染病防治是今后需要长期实施的公共卫生工作,[5]防控措施的采取又涉及公共利益和人身自由等重大权益,这些问题仍有可能在今后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必要追根问底,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本文以传染病防治中隔离与医学观察等

6、限制人身自由措施为视点和中心,探讨其合法性是如何和应当如何加以证成的。通过分析其涉及领域的关键、判断标准的重心和实现机制的中枢梳理自SARS爆发后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的发展,揭示有关法律规范的运用在合法性方面的表现,提出今后法律制度运行和完善的关键内容。适逢我国《行政强制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该法第三条第二款将为了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的行为纳入行政强制措施的内涵之中。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讨对于在一般意义上明晰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证成机制也将有所裨益。二、涉及领域的关键:由立法到行政尽管在抗SARS期间,隔离治疗与医学

7、观察等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采取在执法层面也存在瑕疵,但是合法性瑕疵形成的主要原因在立法领域,表现为传染病防治和应急处置法律制度供给的不充足。因此,那时决定限制人身自由措施合法性的关键在立法领域。[6](一)抗SARS期间的立法努力实际上,消除限制人身自由措施在法律依据方面的合法性瑕疵的努力在抗SARS期间就已经展开。2003年的四五月间,卫生部单独或联合其他部委接连发布四个通知或公告。[7]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将SARS列入《传染病防治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