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纳斯对主体性的反思及其哲学意义

列维纳斯对主体性的反思及其哲学意义

ID:11006749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列维纳斯对主体性的反思及其哲学意义_第1页
列维纳斯对主体性的反思及其哲学意义_第2页
列维纳斯对主体性的反思及其哲学意义_第3页
列维纳斯对主体性的反思及其哲学意义_第4页
列维纳斯对主体性的反思及其哲学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列维纳斯对主体性的反思及其哲学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列维纳斯对主体性的反思及其哲学意义  一、从笛卡尔的我思到主体性反思  文艺复兴以来,人从宗教的千年压抑中解放出来,人本主义不仅是文艺复兴的口号,也成为近代西方哲学的主题。培根的四假象说探讨了主体的认识结构因素,从认识的否定性功用揭示了主体结构的价值和地位。近代哲学的真正创始人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运用普遍怀疑的方法,在排除了各种可能质疑之物之后确定了我思这个演绎推理的阿基米德点。在这里,作为形而上学第一原理的我思故我在并非中世纪奥古斯丁在讨论自我意识时所提出的我怀疑故我存在的简单翻版,笛卡尔我思的深刻意义在于他赋予了精神以

2、实体的地位。正如列维纳斯所言:我是一个思想之物。这里物这个字眼令人叹服的精确。笛卡尔我思中最深刻的教寓正是在于发现思想乃是实体。  思想实体的确立在积极的意义上延续了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推崇,人的思想、理性的实体地位的确立进一步推动了主体性哲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铺垫。然而,主体的实体化也产生了两个问题:  其一,思想实体的确立重现了柏拉图哲学的二元论危机,思想和物质作为两种独立的实体必然会出现横亘在两者之间的裂缝,心物如何沟通?心物的二元对立成为近代哲学无法消弭的难题。笛卡尔的松果腺理论、马勒伯朗士的偶因论、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都

3、试图在沟通二元实体方面作出努力,但都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方案。作为近代哲学集大成者的康德综合了前人的各种努力,试图通过先验形式和经验相结合的方式缝合二元对立的裂缝,可惜康德依然无法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物自体是康德哲学无法回避的阿喀琉斯之踵。二元对立的模式成为近代哲学之殇,克服二元对立也成为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超越之维。  其二,主体性哲学的虚妄。笛卡尔使思想成为一种物,具有了独立的实体地位,这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解放脚步的继续。人的理性、思维渐渐成为了哲学的主体,近代哲学的理性形而上学传统肇始于此。马勒伯朗士直接继承了笛卡尔的思路,他

4、认为上帝就是精神,我们通过上帝之精神认识万物;巴克莱继承了笛卡尔和马勒伯朗士的理路发展了一种以上帝为支撑的观念一元论的体系,呈现了主体理性逐渐走向虚妄的一种理路。莱布尼茨和沃尔夫将这种虚妄进一步发挥,建立了一种理性形而上学的体系,理性的独断论成为现实。  综上所述,笛卡尔的我思之实体在高扬人的价值、地位的同时也导致了哲学上的心物二元对立和理性独断论。然而在一定的意义上,人的价值、心物对立、理性独断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即人的主体性。对主体价值的推崇体现了人的尊严,也导致了人和物的对立,对主体理性的单向度推崇在使哲学走向独断论的同时

5、,也造成了人自身的灵肉二元对立。因此,主体性是近代哲学根本精神之所在,也是问题之根源。主体性哲学的反思也是哲学从近代向现代发展的一个可能的线索。  主体性的反思早在培根四假象说那里便有了悖论性的端倪,主体性因素是认识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认识中一个消极的因素。近代哲学真正对主体性问题进行反思的是休谟,他通过对作为人类理性的一个基本规则即因果关系的反思性追问,发现人类理性的规则并非颠扑不破的独断真理。  休谟的惊醒迫使康德为人类知识如何可能寻求新的方向,然而物自体之殇、先验幻象的不可避免性再次否定性地验证了人类理性的虚妄。黑格

6、尔无所不包的绝对精神体系是人类理性的一次挣扎,黑格尔之后主体性反思的脚步加快了,叔本华、尼采打破了对人类主体理性单向度理解的迷雾,展现了非理性主义的一面,破除了理性形而上学的虚妄。可惜对理性形而上学的颠覆只是主体性哲学反思的一个层面,这种颠覆并未真正触及主体哲学的实体本质。  青年马克思延续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主张回到现实的人,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角度恢复人类主体的历史原相,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层级、主体的异化,这也正是哈贝马斯所说的从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发展。青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人本主义探讨克服了主体性哲学导致的二元对立

7、、主体虚妄的各种弊端,青年马克思只是恢复了主体的本真样态,而并非要终结主体性问题,因为人本主义是理解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维度。然而真正系统地颠覆主体哲学的当属20世纪的法国哲学,结构主义首当其冲,结构的背后支撑消解了主体虚妄。个人成了形式主义化约的牺牲品,科学的视野中已经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一切都顺理成章,只是好像无人说话。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阿尔都塞也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主体的质询揭示主体的异化实质:他的观念是他的被插入物质实践的物质行动,这些物质实践受制于本身被物质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界定的物质惯例,而主体的观念就来自这些机器。  

8、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质询或者塑造的观点继续体现在拉康的象征界,能指链对主体的塑造揭示了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的门徒齐泽克论述了意识形态对人的僭越及主体的犬儒化,德波和鲍德里亚也类似地通过景观、物体系对主体进行了解构。  二、列维纳斯存在论对主体的解读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