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会文 由思生疑 以问促学

潜心会文 由思生疑 以问促学

ID:1100950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潜心会文 由思生疑 以问促学_第1页
潜心会文 由思生疑 以问促学_第2页
潜心会文 由思生疑 以问促学_第3页
潜心会文 由思生疑 以问促学_第4页
潜心会文 由思生疑 以问促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潜心会文 由思生疑 以问促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潜心会文由思生疑以问促学当前的语文教育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在自主学习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课前预习显得格外重要。问题在于,预习变作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后,有时会变得浮于形式、流于表面,实现不了语文学习的预定目标。预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走进作品,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写作意图,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引发深入思考。这样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才能借此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设立探究学习的视角,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实

2、际的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虽然能有所质疑,但提问的时候变成想问什么问什么,提的问题虽多但质量不高;有的学生所提问题和课文毫无联系,成了纯粹的摆设;有的学生所提问题还停留在浅层认知上,无法跃升到综合分析的层级。因此,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学会提问题,养成提优质问题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一、把提问作为常规的预习作业,养成提问习惯5在新课授课前,我要求学生完成书面预习作业。此项作业,设计了“我要提问”一栏,不限提问数目,不限提问内容。小到贾平凹的“凹”如何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蜡梅”的“蜡”如何写,大到“《故乡》在2

3、1世纪的今天有何现实意义”、“毛泽东的诗词特点是什么”等等,都可以提问。学生们在此栏目中提出的问题,有的可能肤浅可笑,有的也许天马行空,但教师千万不要忽视这些看起来幼稚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表明了学生的质疑和思考,体现了可贵的自主学习精神。实践表明,这种预习上的要求和设计,使学生特别乐于在预习中提问题。因为有了课前的思考、提问,课堂上大家讨论问题的劲头更足了,参与度更大了,探究的内容更广泛、针对性更强了,45分钟的有效性更高了。同时,学生们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方法,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也提高不少。二、教给学生常用的提

4、问方法,学会提出问题我正在因尝到“我要提问”栏目带来的甜头而有些自鸣得意时,一位学生在“我的问题”一栏中写下的两行字让我陷入沉思。“老师,我看懂了课文里的每一个字,觉得文章写得也很好,但我不知道怎样提出问题。”的确,当预习作业成为常规作业、当“提问”成为形式之后,学生已经产生“提问疲劳”。但作为老师的我,关注的仍然是部分学生的“有效提问”,即对我的授课有用的问题,因此忽视了提问的主体即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行之有效的提问方法。5仔细翻阅几年来学生的预习作业,将有价值的提问进行梳理,发现提问有基本规律可循,有些提问方

5、法值得借鉴。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是阅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预习时第一次阅读一篇文章,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去体味作品中描述的情感、哲理,唤起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阅读时会产生很多困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疑问接踵而至。比如,有同学就《社戏》一文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夜吃的豆都是自己剥的又是用手撮着吃的,一点也不卫生,而且其佐料只是一点盐,为什么作者最后还说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2.联系课文的背景和作者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一定情境、心境之下的自然流露。解读文章时离不开作者写作的背景

6、以及自己的经历。因此,提问要联系这些内容来进行。例如,学生了解《紫藤萝瀑布》是宗璞在文革不久,小弟患病去世后所写,因此提出:“既然作者刚遭受这样沉重的打击,为什么文中还多次提到花儿的活泼热闹呢?”3.模仿课后的探究练习5预习时学会提问的最好方法是模仿。课后的“探究练习”是最典型的范例。除此之外,如果留心体会,各种考卷上的题目、老师上课的课堂提问,也是学生效仿的提问方式。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若能够真正理解拟题人提问的意图,对他们今后答题的规范、全面、准确等都大有裨益。4.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预习一篇课文时,可以从背

7、景、语言、主旨、写法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比较对比,可局部可整体,可横向可纵向,可以是单元内的相关文章之间,也可以是本篇内部前后的比较对比。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后,有同学提出,“第四单元和第三单元都是说明文,第三单元是说明建筑物的,第四单元是写动物的,这两类说明文的写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呢?”5.张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这种提问的前提是虚拟的,运用此法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是虚幻的,但也可能是很深刻的。应该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使思维既能放得开又要收得

8、拢,能够清醒判断问题的探究价值,从而避免误入歧途。有学生就《枣核》一文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位旧时同窗家庭生活都不如意,她还会有这样的爱国之情吗?”这样的提问就可以给人以很好的启示。三、把预习提问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提出优质问题5为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有时会从学生的提问开始课堂教学。学习《社戏》时,我就是以上面提到的问题直接切入:“这位同学在预习作业里有这样的提问,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