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荷条件下岩石破坏宏细观机制与地下工程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卸荷条件下岩石破坏宏细观机制与地下工程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ID:11009991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卸荷条件下岩石破坏宏细观机制与地下工程设计计算方法研究_第1页
卸荷条件下岩石破坏宏细观机制与地下工程设计计算方法研究_第2页
卸荷条件下岩石破坏宏细观机制与地下工程设计计算方法研究_第3页
卸荷条件下岩石破坏宏细观机制与地下工程设计计算方法研究_第4页
卸荷条件下岩石破坏宏细观机制与地下工程设计计算方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卸荷条件下岩石破坏宏细观机制与地下工程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卸荷条件下岩石破坏宏细观机制与地下工程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第1章绪论1.1研究意义20世纪下半叶,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如三峡工程等工程的兴建,提出了大量的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问题,通过大量的室内与现场试验,在复杂工程开挖、地应力理论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1]。进入21世纪,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带动相关工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如水利工程方面,如三峡工程长达1.6km,坡高达170m的永久船闸高边坡,深圳布吉郁南160m超高型采石场边坡,澜沧江小湾水电站高达1000m自然边坡,锦屏一级水电站高达540m的开挖边坡,墨脱水电站引水隧洞埋深4000m等;隧道工程方面,如在近

2、几年兴建的高速铁路包括京沪、武广、福厦以及沪汉蓉大通道等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的隧洞等;地铁工程方面,如国内已建成超过600km地铁和轻轨,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3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在建设,多达15个城市的地铁规划得到批复,未来10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1700km;新兴地下空间应用方面,战略能源储备进入实施阶段,每年多达上千吨的核废料地下储存工程,长期规划的二氧化碳在盐岩中的储存工程等。同时经济发展也增加对能源的需求,矿山开挖深度逐渐增加,金属矿山方面如冬瓜山铜矿主采区深达800~1000m,山东玲珑金矿深达1000m等;煤矿方面如山东巨野煤矿达15

3、00m等。地下工程与矿业工程的发展以及复杂的地质环境,带来大量的地质灾害问题:自然或人工开挖岩质边坡稳定,地下隧洞冒顶和垮落、地下洞室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深部岩爆与矿山冲击地压等[1-2]。..1.2国内外研究现状岩体加、卸荷破坏现象广泛存在于岩体工程中,工程施工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岩体破坏问题,迫切需要弄清岩体的破坏机制。当前,关于岩石破坏的理论与室内试验研究是岩石力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能量法、声发射法、分形法以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都可见于岩石力学机理研究。岩体破坏过程中包含着力学演化机制的重要信息,如应力-应变关系、承载强度以及破坏形式等,通过对破坏过程

4、信息的分析,有利于研究岩体的力学特性。岩石力学起源于采矿工程,直至20世纪70年代,岩体力学测试技术才得到重大突破,现场深部岩体应力可用应力解除法得到,同时得益于刚性试验机的出现,室内岩样试验可以测得全应力-应变曲线,从而更深刻地描述岩体的力学特性[4]。同时部分学者指出卸荷岩体力学更符合实际工程的力学状态,如哈秋舲、李建林[5-7]等通过对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的仿真实验,指出岩体加荷与卸荷的区别:岩体力学参数、受荷应力路径、屈服条件、分析方法等,提出更符合工程实际力学状态的卸荷岩体力学;LauJosepS.O[8]指出加荷试验路径与工程实际不符,采用卸荷

5、路径测定岩石力学参数更为准确。在卸荷岩体力学基础上,相关学者对岩石力学参数进行研究:Shimamoto.T[9]提出卸围压试验方法,计算岩石不同围压下的摩擦强度;尤明庆等[10]依据大理岩的三轴卸围压试验,分析强度与岩样弱化破坏间的关系,提出以岩样弱化模量来描述表征岩样的强度弱化;高春玉等[11]对取自锦屏水电站边坡的大理岩进行室内三轴卸荷试验,认为大理岩卸荷时变形模量减小,岩样抗压强度减小,粘聚力减小幅度很大,但内摩擦角增加量很小;李宏哲、汪斌等[12-13]同样对锦屏水电站引水隧洞的大理岩进行卸围压破坏试验,得到卸荷后大理岩岩样侧向变形会显著增加,并且增

6、加速率也在逐渐增大,同时弹性模量降低;苏承东[14]等对大理岩进行不同应变速率的单轴压缩试验,认为大理岩峰值强度与应变速率呈二次多项式相关,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受应变速率影响不大,泊松比与应变速率呈指数关系。..第2章岩石卸荷破坏试验及分析2.1试样方案设计围岩应力重分布过程中,引起围岩应力集中和应力降,不同部位应力变化不同:越接近洞室临空面,围岩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差越大。应力差有三种变化:增大、减小以及不变。应力路径不同,围岩反映出的强度、破坏前兆、变形和破坏特征等均不同。由此,本文设计并进行不同卸荷应力路径下的大理岩破坏试验。试验用岩样同批次取自河南驻

7、马店侵入岩体接触变质带上的大理岩,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质地细腻光滑,呈浅红色,颗粒细小均匀,粒径一般在0.05~0.20mm。按照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198-200],在实验室内将大理岩岩样加工成直径50mm,高100mm的圆柱体,并对试样两端面仔细研磨,不平行度在±0.3%。试验前,为进一步消除试样自身宏观结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加工后试样进行处理:试验分为三个阶段:①增加围压,即按照静水压力条件逐步施加围压σ3至预定值(20MPa、40MPa);②保持围压σ3不变,通过应力控制的方式提高轴压σ1至

8、岩样破坏峰值应力的(峰前、峰后)某一应力状态(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