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国际城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珠江国际城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ID:11012298

大小:440.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7-09

珠江国际城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珠江国际城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珠江国际城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珠江国际城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珠江国际城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珠江国际城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珠江国际城C1区一期工程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依据及概况一、编制依据1、根据业主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招标答疑问及有关文件。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建筑施工手册》。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6、广东省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7、《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珠江国际城C1区一期建设单位:广州市从化珠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2、:设计单位:广东珠江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勘察单位:广东省工程勘察院本工程位于位于从化市太平镇湖田村,场区交通便利。场地总用地面积为10万m2,拟建建筑物为16栋28层商住楼。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属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复杂地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勘察等级为乙级。采用冲孔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及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基础。三、工程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本工程位于位于从化市太平镇湖田村,东南面为丘陵,西北面距105国道约500m,西至夏湾拿小区约1000m,地貌单元为残丘地貌,场地除丘陵山坡外,多为耕地或果林,现局部已开始进行人工开挖或堆填,场地中部低,四周高,

3、地形变化较大。54珠江国际城C1区一期工程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依据及概况一、编制依据1、根据业主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招标答疑问及有关文件。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建筑施工手册》。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6、广东省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7、《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珠江国际城C1区一期建设单位:广州市从化珠江房地产开

4、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广东珠江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勘察单位:广东省工程勘察院本工程位于位于从化市太平镇湖田村,场区交通便利。场地总用地面积为10万m2,拟建建筑物为16栋28层商住楼。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属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复杂地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勘察等级为乙级。采用冲孔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及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基础。三、工程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本工程位于位于从化市太平镇湖田村,东南面为丘陵,西北面距105国道约500m,西至夏湾拿小区约1000m,地貌单元为残丘地貌,场地除丘陵山坡外,多为耕地或果林,现局部已开始进行人工开挖或堆填,场

5、地中部低,四周高,地形变化较大。54珠江国际城C1区一期工程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采用围墙围蔽场地,在场地东面设置大门为场地的主要出入口,西面设置一樘大门为场地临时出入口。场地已平整,原自然地面标高相对于设计±0.00的标高为-0.200m,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1.000m。2、地层分布情况据野外钻探和测试所取得的工程地质资料,经综合整理,场区地层自上而下由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冲积层(Qal)、坡积层(Qdl)、残积土(Qel)及震旦系混合岩(Z)等五大类组成。现将各岩土层的分布特点及物理力学性质分述如下:(一)、人工填土层(Qml):层序号1本层在66个孔中有揭露,主要见于场地中部

6、及南部填土区,揭露厚度为0.40~10.30m,平均1.94m;层面标高为34.59~47.62m,平均38.53m。人工填土层以素填土为主,多呈褐红色,局部褐黄色、灰褐色、灰黄色,稍湿~湿,松散,欠压实,填土多为就近开挖爆破出来的砾岩及其风化土,局部填土为就近开挖爆破出来的混合岩及其风化土,多由粘性素填土组成,部分含较多碎石、块石,其块径大小不一,一般在20mm以上,部分大于80mm,在填土区的边沿,见有大于600~1000mm的砾岩大石块,且场地部分地段人工填土层底部有一层20~130cm厚的耕植土。本层取土样6件,据土工试验统计结果(平均值):天然含水量w=23.03%;天然孔隙比e=

7、0.730;塑性指数Ip=12.2;液性指数IL=0.22;压缩系数a1-2=0.409MPa-1;压缩模量Es=4.52MPa;粘聚力C=27.0kPa;内摩擦角Φ=17.0°。本层进行标贯试验20次,实测击数为3~11击,校正后的击数为2.9~10.5击,平均6.7,标准差σ=1.564,变异系数δ=0.235,统计修正系数γs=0.908,标准值为6.0击。本层不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二)、第四系冲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