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ID:11013316

大小:1.08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7-09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_第1页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_第2页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_第3页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_第4页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篇技术实施方案一、现场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编制依据本次新建铁路巴准线2标段隧道工程的监控量测所执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与规范主要有:(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7)《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8)《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

2、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88二、总体概况和特点概述新建铁路巴准线隧道共19359km/16座,占线路总长的15.11%。其中第2标段隧道8918米/8座,主要分布于低中山区。1.1工程概况(1)隧道概况敖包沟隧道位于内蒙古高原区,主要地貌单元为低中山区,地形凌乱,冲沟较发育,沟底多见基岩出露,地面高程在1343.5~1431m,相对高差87.5m,隧道最大埋深86.8m。隧道起讫里程为DK32+809~DK34+763,全长1954m,为双线隧道,洞身左线DK34+506.82至隧道出口段于R=800m的曲线上,其余段均位于直线上,洞

3、内纵坡为-5.0‰和-3.0‰单面下坡。王家梁隧道位于内蒙古高原区,主要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区,地形凌乱,冲沟和沟谷较发育,多呈“V”字形,部分呈“U”字形,沟底多见基岩出露,地面高程在1315~1420m,相对高差105m。隧道起讫里程为DK45+599~DK48+816,全长3217m,为双线隧道,最大埋深约83m,洞身除左线进口至DK45+637.45位于R=1200m的曲线段上及右线进口至DK45+655.70位于R=1195.7m的曲线段上外,余均位于直线段上,洞内设计纵坡为+3.0‰、+3.5‰的单面坡。忽吉图沟隧道位于低中山区,地形

4、起伏不大,冲沟较发育,冲沟断面多呈“V”字形,进出口端坡度较陡。隧道起讫里程为DK+48+920~DK49+604,全长684m48,为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43m。洞身均位于直线段上,洞身纵坡为3.5‰和4‰单面上坡。李家圪卜1号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冲沟较发育,进口段坡度较陡,洞身、出口端覆盖砂质黄土,进口段基岩裸露。该隧道下穿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处埋深约20m。隧道起讫里程为DK58+272.38至DK58+513.47段位于半径2000m的曲线上,其余均位于直线段上,洞内纵坡为-10.5‰单面下坡。李家圪卜2号隧道位于鄂尔多

5、斯市准格尔旗李家圪卜村境内。属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冲沟较发育两洞口端坡度较陡,洞身基岩裸露。隧道洞顶地面最高处高程1335.949m,隧道最大埋深48.41m。隧道起讫里程为DK59+230~DK60+000,全长770m,为双线隧道。洞身均位于直径1600m的曲线上,洞内纵坡为-11‰单向下坡。王连圪卜1号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冲沟较发育,进、出口端坡度较陡,洞身局部覆盖砂质黄土;进、出口端基岩裸露,地面高程1289.94m,洞顶地面最高处高程1315.345m,隧道最大埋深34m。隧道起讫里程为DK60+212~DK60+

6、457,全长245m,为双线隧道,洞身均位于直线段上,洞内设坡度为-11.5‰的单面坡。王连圪卜2号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大,冲沟较发育,进、出口端坡度较陡,洞身基岩裸露,隧道最大埋深约41m。隧道起讫里程为DK60+830~DK61+015,全长185m,为双线隧道,洞内均位于R=1200m的曲线上,洞身纵坡为-11.5‰的单面下坡。哈拉沟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冲沟较发育,进、出口端坡度较陡,洞身大部分基岩裸露。隧道洞顶地面最高处高程1344..36m,隧道最大埋深83m。工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郝家庙嫣村境内,交通不便利

7、。隧道起讫里程为DK61+762~DK62+590,全长828m,为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72m。洞身主线DK61+790.63至DK62+566.28至出口段位于R=1600m的曲线上,其余均位于直线上,洞内纵坡为-11‰和-11.6‰单面下坡。1.2主要工程及水文地质(1)地层岩性沿线各时代地层复杂,自新生界到太古界地层均有出露。(2)地质构造线路所经过地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为一较稳定的中生代内陆坳陷盆地。构造运动极其微弱,只有轻微的波状褶皱和小断裂构造,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升降运动,褶皱构造轻微。地层多为中生代沉

8、积岩,产状平缓或近于水平,呈宽缓波状起伏,为一自北东向南西缓倾斜的单斜岩层,沿线地质构造简单。48(3)不良地质全线的不良地质主要有:采空区、泥石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