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ID:11014870

大小:3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9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_第1页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_第2页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_第3页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_第4页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什么样的译文才是好译文?大部分人都认为译文应该准确清楚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确实,传统上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译文应该从文体以及其他语言学特征上与原文相同。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一种热潮,人们认为应该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即看读者是否能获得和原文一样的心理反应。   Nida认为功能对等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对等不能只局限在文字本身,他把判断对等与否的大权交给了读者的心理反应[1]。在Nida看来,翻译就是要在目的

2、语中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中的信息,首先是重现意义,然后是风格。最好的译文读起来应该不像译文。要让原文和译文对等就必须使译文自然,使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应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反应相似。   Vermeer的目的性理论(skopostheories)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费米尔(VemeerHansJ)于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德国的功能翻译派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费米尔(HansJ

3、.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诺德进一步完善了目的论。诺德给翻译下的定义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而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2]诺德以译文的目的为准则,为译文的改译和增删提供了标准。根据目的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即一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Theendjustifiesthemeans)(Nord,2001)。诺德将翻译的目的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

4、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如传递信息)以及使用特定的翻译策略或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使用直译以体现源语的语言结构)。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呢?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但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3]。目的性原则要求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和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即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4]。   功

5、能派创造性地提出的目的性原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修正了传统的“忠实”标准,扩展了可译性范围,并增加了翻译策略,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使得翻译更贴近实际,对广告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译题一:毕业了,我们去哪里舞动人生?每年都有毕业生,每年就业都难,我们每年也就同一个问题反复思索和探讨。在大学生就业这个高难问题上,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为这个问题“求解”。目前看,要解开大学生就业这个“解”,难度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也许正因为不好解决,才引起无数人“求解”的思考和探索,这也正是我们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参考译文:Shal

6、lwe“dance”towork?Eachyearseesthefrustrationofgraduatesatthedoorofatoughjobmarketandeachyearthesamespeculationandprobing.Societystrivestoworkouta“solution”tothe“tickler”thathasnowmountedtoaGoldbachConjecture.However,theverythornyquestionhasattractedpeopletostreamintooffersolutions,

7、forwhichweprovideourswiththisarticle.对于第一段文字,我想说的主要是翻译风格问题。在网友的译文中,wiseme06的译文努力贴近英语的表达习惯,恰当地使用了英语的从属分句结构,包括as引导的状语从句,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以及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整个译文可以说是目的语导向的,这里的翻译方法接近ChristianeNord所提出的documentarytranslation,即用译语重建在源语文化条件下源文信息发送者与源文读者的交际活动。但从文本类型来讲,该文本并非单纯的informative文本,同时也部分包含

8、了expressive和appellative的功能。我们可以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