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三维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及应用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三维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及应用

ID:11020506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9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三维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及应用_第1页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三维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及应用_第2页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三维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三维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三维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及应用摘要:使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汽车三维数据的采集,利用GeomagicStudio、CATIA等计算机辅助软件对点云进行处理分析,可以获取整车内外型面、总布置尺寸、人机布置参数等数据,能为汽车开发和汽车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中国8/vie  关键词:汽车;三维数据;点云;数据采集;数据处理  引言  汽车整车开发过程中,在定义整车内外部造型、总布置尺寸、人机布置参数等数据时,或在分析自身与竞争产品之间的优劣性时,通常需要大量的竞争产品数据来做支撑。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三维数据采集

2、,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处理与分析,是获取这些数据的最佳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三维可视化程度高,便于做各类定量分析,且分析结果较其他方法准确,通过数据积累与分析反过来也能优化定义。近几年随着逆向工程技术软、硬件的发展,数据采集的速度与质量、数据处理的效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逆向技术不仅在曲面重构等设计方面,在结构分析、参数计算等质量改进方面都有应用,进一步满足了汽车开发领域的需求。  本文结合MAXscan扫描仪和GeomagicStudio、CATIA数据处理软件,在整车非拆解状态下进行汽车三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方法的研究。  1.采

3、集项目与方法  1.1车辆状态  逆向工程,也称反求工程,目的是还原初始状态。汽车由于其特性,有多种状态和使用工况。在数据采集之前,根据需求工况,对车辆状态进行适当调整。一般将车辆停放至平整的水平地面或平台上,调整到整备质量状态,并将轮胎气压按照气压标识调整至规定值,保证车辆状态接近厂家定义,便于做数据对比分析。将位置可调的座椅调整至规定位置:如能获得厂家定义的座椅设计基准点,则将座椅调整至设计R点位置;如不能获得则调整至最后最下位置。座椅靠背角度通过安放三维H点装置调整,其中轿车为25°,SUV和MPV为22°,非连续可调的座椅靠背初始角度为

4、其最后位置。  1.2采集项目  通过多年的实践,在汽车开发过程中,对汽车三维数据需求项目主要有车身外表面、内部非运动件、内部运动件、三维H点装置、四门两盖开启件、车辆底部、储物空间、整车姿态、坐标系特征元素等。  车身外表面数据用于造型A面、造型特征元素分析,也用于整车外部尺寸分析;内部非运动件主要有仪表板、副仪表板、护板、顶棚、地毯等,用于内型面分析,结合三维H点装置用于内部乘坐空间、人机尺寸、部件布置分析;内部运动件包括座椅、方向盘、踏板、换挡操作手柄、驻车制动手柄、空调出风口、遮�板等,结合三维H点装置用于人机布置参数、操作方便性分析;

5、三维H点装置采集躯干、大腿、小腿、踵点、H点位置等数据,是做人机相关分析的依据;四门两盖采集各开启角度的特征元素,用于分析开启角度和确定车门开启的旋转轴心;储物空间采集乘客舱和行李舱储物空间的三维几何曲面,用于做储物容积及存取方便性分析;整车姿态采集三种载荷状态,即整备质量、设计质量、满载质量下轮胎及地面相对车身的数据,用于确定地面线、轮心轮眉高度及接近角、离去角等,做整车尺寸和姿态分析;坐标系特征元素用于确定基准平面、建立整车坐标系,是进行所有数据分析的基础。  随着汽车开发过程中的分工、指标细化,汽车三维数据采集项目会越来越多,在汽车开发后

6、期,也会利用逆向技术进行实物与数模的对比,便于找出质量问题。未来车辆三维数据采集的项目和方向还将持续扩充。  1.3采集设备及原理  Maxscan为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精度最高达到0.050mm。它采用激光三角法,通过激光光源发射光线,以固定角度将光线照射到被测物体上,然后通过高精度的CCD镜头与光源之间的位置以及投影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换算出被测点所在的位置,通过配套的Vxelements软件构造三角面片,输出stl格式的数据,称之为点云数据文件。  1.4预处理  三维激光扫描仪是基于反射投影原理,在车辆表面易反光或易透光部位进行数据

7、采集时,会出现无法生成面片或出现干扰面片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玻璃、车灯、组合仪表、镀铬装饰条等部位,采用着色渗透探伤剂一显影剂(DPT-8)做表面均匀着色喷涂处理。  为了保证整车扫描精度,在车辆采集部位粘贴定位标点,进行坐标系和定位系统的建立。粘贴定位标点有以下原则可遵循:①各定位标点尽量接近等边三角形,且间距不小于20mm;②在曲率变化不大的表面上,定位标点间距以100~150mm为宜;③在曲率变化较大的曲面上,适当缩短定位标点问距;④定位标点距被测表面边缘12ram以上;⑤定位标点应粘贴牢固,若在采集过程人为或偶然因素引起了

8、定位标点发生位置变化,应揭下此定位标点,重新粘贴新的定位标点。  完成定位标点的粘贴后,再布置编码点、标定杆和磁力坐标参考架,利用VXelement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