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战略规划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

ID:11021313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9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_第1页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_第2页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_第3页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_第4页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电子政务战略规划一、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容(一)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信息战略是组织信息功能所要实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的总称。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则是以组织的目标为基础,建设和实施所需要的信息系统的过程。(二)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概念电子政务战略规划,是指相关政府机构和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优先级,并根据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制定实现系统目标的步骤与规范,以保证电子政务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简单的说,电子政务战略规划,就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的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二、如何启动电子政务

2、系统战略规划(三)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制定者1.领导的关键性作用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制定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完成,这个组织应该由高层官员来领导,并负责电子政务的创新、计划和监督。世界银行给出的建议是,一是成立一个由高层官员领导的办公室,负责电子政务的创新、计划和监督;二是国家最高领导、总理对电子政务亲自过问,保证各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支持。2.规划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对信息化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对政府战略有深刻的领悟,具有战略思维的能力;具有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经验,对工作积极主动;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对预测和定量方法有认识;具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熟悉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

3、与方法。三、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BSP)BSP法的作用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BSP法的优点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组织机构的相对独立性BSP法的工作步骤U/C矩阵BSP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本,具体做法是利用过程/数据矩阵(也称U/C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数据守恒原理(PrincipleofDataConservation):数据必定有一个产生的源,而且必定有一个或多个用途。在U/C矩阵中:每一个列只能有一个C;每一个列至少有一个U;

4、不能出现空行或空列。用U/C矩阵划分子系统U/C矩阵的求解过程就是对系统结构划分的优化过程。U/C矩阵的求解过程常通过表上作业法来完成。具体操作方法是:调整表中的行变量或列变量,使得“C”元素尽量地朝对角线靠近,然后再以“C”元素为标准,划分子系统。第一步:系统逻辑功能的划分在求解后的U/C矩阵中划出一个个的方块,每一个小方块即为一个子系统。划分时应注意:  –沿对角线一个接一个地画,既不能重叠,又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数据和功能;  –小方块的划分是任意的,但必须将所有的“C”元素都包含在小方块内。第二步:确定子系统间的联系所有数据的使用关系都被小方块分隔成了两类:一类在小方块以内;

5、一类在小方块以外。在小方块以内所产生和使用的数据,则今后主要放在本系统中处理;在小方块以外的“U”,则表示了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这些数据资源今后应考虑放在网络上供各子系统共享或通过网络来相互传递数据。U/C矩阵的正确性,可由三方面来检验:  (1)完备性检验。这是指每一个数据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即“C”)和至少有一个使用者(即“U”);每个功能必须产生或者使用数据类。否则这个U/C矩阵是不完备的。  (2)一致性检验。这是指每一个数据类仅有一个产生者,即在矩阵中每个数据类只有一个“C”。如果有多个产生者的情况出现,则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现象。  (3)无冗余性检验。这是指每一行

6、或每一列必须有“U”或“C”,即不允许有空行空列。若存在空行空列,则说明该功能或数据的划分是没有必要的、冗余的。  将U/C矩阵进行整理,移动某些行或列,把字母“C”尽量靠近U/C矩阵的对角线,可得到C符号的适当排列。  利用U/C矩阵方法划分子系统的步骤(二)、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基本思想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关键成功因素)。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CSF的工作步骤了解组织目标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7、——中国负责电子政务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具体是信息化推进司日本总务省是日本中央省厅之一,是在2001年中央省厅再编中新诞生的政府机关,是由总务厅、邮政省、自治省“三合一”而来的部门。其主要管理范围包括了行政组织、公务员制度、地方行财政、选举制度、情报通信、邮政事业、统计等。 内阁为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的18名大臣组成。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免,天皇认证。为精简机构,实现高效运作,日本政府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