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

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

ID:11023833

大小:72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9

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_第1页
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_第2页
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_第3页
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_第4页
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姓名院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5月28日11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目录1.引言12.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的基本程序22.1物理实验的重要性22.2物理实验的基本程序33.中学物理实验的实验方法以及部分实验的探究改进33.1中学物理实验方法33.2部分中学物理实验的探究改进94.总结115.参考文献116.致谢1111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高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学2008级2班20082312842)摘要:本文对

2、中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存在几种基本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探究。首先将中学物理中的几种实验方法:观察法,比较法,放大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科学推理归纳法等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并且针对部分实验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实现对中学物理实验方法的探究。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方法;改进和探究MiddleschoolphysicsexperimentmethodofexplorationGaoChen(CollegeofPhysicsOptoelectronicsEngineering,Physics,Class

3、2Grade08,20082312842)Abstract:Inthispaper,themiddleschoolphysicsexperimentcoursethereexistseveralbasicexperimentalmethodofstudy.Firstthemiddleschoolphysicsseveralkindsofexperimentalmethod:observationandcomparisonmethod,amplificationmethod,thecontrolvariabl

4、emethod,conversionmethod,theequivalentsubstitutionmethod,scientificreasoninginductionsummaryandanalysisaresummarized,andagainstpartoftheexperimentmethodoftheexperimentwasimproved,soastoachievehighschoolphysicsexperimentmethodofexploration.KeyWords:highscho

5、olphysics;experimentalmethod;improveandexplore1引言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既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又是一门集理论性、实验性、知识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学新概念的建立和新规律的发现要依赖于反复实验。物理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和探索自然规律,掌握好的实验方法可以提高科学实验能力,使人能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同时对于学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物理学上新的突破常常是通过新的实验技术得以实现的。物理实验设计的内容很广,而且不断

6、推陈出新,实验方法也多种多样。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当前中学物理实验上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也先开始显现。11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本文归纳总结了几种中学物理实验常用的方法加以阐述和分析,并且就其中部分实验进行了探究性改进。在实验教学中,要努力提取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深入解剖,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功能,从而促进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思想的培养和发展。2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实验的基本程序2.1物理实验的重要性1.物理实验能够发现物理规律,建立物理理论。在物理学中,许多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如帕斯卡定律、欧姆定律、

7、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2.物理实验能够验证物理假说,检验物理理论。实验既是建立理论的源泉,又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最终标准。1968年美国物理学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萨拉姆以夸克模型为基础提出的新统一假说认为:弱相互作用的弱电统一理论,并提出一套理论进行论证。但这一假说遭到一些物理学家的怀疑。1979年美国物理学家莫玮和他领导的实验小组,在美国费米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μ中微子和电子的弹性散射实验,使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实现了基本统一,从而验证了温伯格假说的正确性。同年,温伯格和萨拉姆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奖。3

8、.物理实验能够完善理论体系,发现物理理论。1879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从而否定了原子不可分的观念。他提了枣糕式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却象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缺陷是这个模型没有认识到: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中心的核形区域(原子核),电子是高速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电子排布是有轨道的。1909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散射实验,显示汤姆逊模型的缺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