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7532-1994 旋压件工艺编制原则

jbt7532-1994 旋压件工艺编制原则

ID:1102417

大小:64.8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07

jbt7532-1994 旋压件工艺编制原则_第1页
jbt7532-1994 旋压件工艺编制原则_第2页
jbt7532-1994 旋压件工艺编制原则_第3页
jbt7532-1994 旋压件工艺编制原则_第4页
jbt7532-1994 旋压件工艺编制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jbt7532-1994 旋压件工艺编制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J32JB/T7532-1994旋压件工艺编制原则1994-10-25发布1995-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7532-1994旋压件工艺编制原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旋压件成形的工艺方案、工艺规程的编制,毛坯的确定和设备的选择。本标准适用于金属薄壁、空心回转体旋压件成形工艺。2选用和编制旋压工艺的一般原则2.1根据产品图样设计的旋压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2.2采用旋压成形方法应是经济合理的。2.3旋压成形方法可解决其他加工方法难以成形或无法成形的工件。2.4旋压成

2、形的工件,几何精度良好,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其性能有明显地提高,加工环境可得到改善。2.5从事旋压工艺的编制人员,应熟悉旋压加工原理、模具设计及旋压设备。3旋压工艺方案的确定3.1旋压产品按其成形特点可分为普通旋压和变薄旋压(强力旋压)两类。3.1.1普通旋压,可进行拉深扩径、缩径、卷边等加工成形(见图1)。3.1.2变薄旋压,可分为锥形变薄旋压(剪切旋压)和筒形变薄旋压(流动旋压)两类(见图2)。a拉深b扩径c缩径d卷边图1普通旋压机械工业部1994-10-25批准1995-10-01实施1JB/T7532-1994a锥形

3、变薄旋压b筒形变薄旋压图2变薄旋压3.2旋压件成形常见的为外旋压成形,按其旋压方式,可分为正旋压、反旋压。极少数旋压件也可用内旋压成形(见图3)。a正旋压b反旋压c内旋压图3旋压方式正旋:在成形过程中,变形金属流动方向与旋轮纵向进给方向相同。反旋:在成形过程中,变形金属流动方向与旋轮纵向进给方向相反。外旋:旋压空心回转体毛坯时,芯模在毛坯之内,旋轮在毛坯之外的旋压方法。内旋:旋压空心回转体毛坯时,芯模在毛坯之外,旋轮在毛坯之内的旋压方法。3.3根据旋压件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理的旋压工艺方案。3.3.1普通旋压适用于改变毛

4、坯直径尺寸,而壁厚基本不变的旋压件。3.3.2变薄旋压适用于毛坯壁厚逐渐地、有规律减薄而直径无显著变化的旋压件。3.3.3正旋压工艺适用于带底、外表面有突筋和变壁厚的旋压件。3.3.4反旋压工艺适用于加工筒形件,可用较短的芯模加工长的旋压件。3.3.5对于难变形的金属和部分铸造材料采用加热旋压工艺可有效地提高材料可旋压性。3.3.6选用合理的分道次旋压工艺,可有效地防止旋压过程中旋轮前部的隆起,提高旋压件质量。3.3.7筒形件变薄旋压时,在旋压机床允许的条件下,采用分层错矩法旋压成形,可以提高工效,改善直径精度,其旋轮压下量

5、的分配应使各旋轮承受的旋压力相近。2JB/T7532-19944旋压工艺规程编制4.1常用旋压工艺文件a.旋压件图样及技术条件;b.旋压件坯料图样;c.旋压工艺用模具及其他辅助工装图样;d.旋压工艺卡(含工序简图);e.旋压工艺计算及说明书;f.旋压机床调整卡。4.2旋压件工艺规程编制内容旋压件工艺规程的编制是以旋压工序为中心,包括备料、制坯、旋压前热处理、机加工、旋压、中间热处理、成品旋压、成品热处理及精整等工序。还应配以必要的检验工序和性能检测以及相应的记录。5旋压件成形工序的设计5.1旋压件成形工序的设计,根据选用材料

6、及其状态,设计总变形率、道次变形率和热处理工艺。5.2旋压件成形工序的设计应保证旋压件性能及精度要求。5.3选用的模具及辅助工装,应保证产品精度。5.4旋压工艺力求简化,要考虑整体的经济性。6主要旋压工艺参数的确定旋压件在成形过程中,要考虑的主要工艺参数有:壁厚减薄率ψt、主轴转速n、进给比f、芯模和旋轮的间隙δ、旋压温度、旋压道次规范、旋轮运动轨迹和旋轮的几何形状等。6.1壁厚减薄率变薄旋压壁厚减薄率ψt按式(1)计算:to−tfψt==1—sinα<ψmax⋯⋯⋯⋯⋯⋯⋯⋯⋯⋯⋯⋯⋯(1)to式中:ψt——减薄率,%;t

7、o——旋压件毛坯壁厚,mm;tf——旋压件壁厚,mm;ψmax——极限减薄率,%;α——锥形旋压件半锥角。6.2极限减薄率6.2.1极限减薄率ϕmax按式(2)计算:to−tminϕϕmax=≈⋯⋯⋯⋯⋯⋯⋯⋯⋯⋯⋯⋯⋯(2)to0.17+ϕ式中:ϕmax——材料旋压时极限减薄率,%;to——旋压件毛坯壁厚,mm;tmin——旋压件工时最小壁厚,mm;3JB/T7532-1994ψ——材料断面收缩率,%。6.2.2常用材料极限减薄率见表1。表1极限减薄率ψmax值材料LF21MT2MLF2MH62MLY12MLC4MLF61

8、Mψmax%0.790.770.730.710.700.690.64材料LF12M30CrMo40CrNiMo1Cr18Ni9Ti2Cr13钛合金钼ψmax%0.590.750.750.750.650.65(热)0.60(热)6.3进给比进给比f为进给速度v(mm/min)与主轴转速n(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