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及对策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及对策

ID:11028715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及对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明显,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推出,更是从理论上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评价平台,一个革新的动力。但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如何呢?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呢?一、学校、教师、家长对素质评价的认识不高在很多地方,分数仍然是指挥棒,在人们头脑中“分数评价”形成的思维定势已根深蒂固。家长最为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关注明显不足,教师对学生成绩记录习以为常,而对其他方面的记录或描述不太适应,甚至认为是额外负担,产生了

2、很大的抵触情绪。所以,如果评价大环境不改变,那么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法、方式、内容、标准不变,家长、学校、教师的思想观念、认识、行为均很难转变,综合素质评价出现了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二、素质评价操作难度大,增加了教师负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既要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又要不断学习,接受各种培训以应对新课改的要求,已经十分忙碌。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要对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发展、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行质性评

3、价,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教学工作和进行评价的双重重压下而不堪重负,对学生投入的精力不足,不但会造成评价失真或不全面,而且会影响到教学工作。三、评价效果难以保证综合素质评价既有对学生共性的记录与评价,又有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记录与评价。而反映学生个性特点的记录与评价在个体之间难以比较,用于升学录取时的一种评价依据,评价标准难以把握。因而,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内容、标准的丰富性、项目权重分配、结果合成的复杂性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使评价的可信度和效果很难达到一个理想水平。另外,综合素质评价是作为升学录取的依据之一,与

4、升学挂钩,就成了高利害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几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学生和家长会非常关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但他们关注的焦点不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他们追求的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评价成绩。“人情”现象、“走后门”现象势必不能完全杜绝。且不说学生的自我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会失真,就是教师和同学的观察及评价也会存在很大水分,以至于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评价、体育与文艺活动评价中家长、学生、教师弄虚作假,评价的可信度和效果就更不能得到保证。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一定能全

5、面的发展当前,教育教学围绕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转的现象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不取决于学生而取决于社会、教育机构、学校,是一些教育机构和学校为追求较高的升学率,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向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不能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当然不能通过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就能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我们如何改变观念,更有效地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呢?一、正确认识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册的功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主要通过观察等手段搜集信息、描述学生成长,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学生自身前后差异评价,而很难进行学生之间的价值比较判断。其实这正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

6、“发展”,即它对学生的价值发现和提升的功能。二、构建新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作为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主体,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的管理机制。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制度。尤其是对教师的考评制度、奖励制度应加以调整,以通过评价教师来促进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同时学生学籍管理与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应相结合。其次,建立和完善学校评价组织,培养一支良好素质的评价队伍,一支专业的、有权威的、相对稳定的评价小组,并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从而保证学生的特长认定和升学尽量公平公正。再者,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无论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是在具体

7、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诚实守信都应成为首要的指标与原则。第四,开展以对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强度和信度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制约制度和诚信制度。三、提高教师评价的专业素质教师是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组织者、参与者、操作者,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根本保证。因此,一方面应对报告册本身进行修订,使之操作更为简捷方便;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使用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册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诚信教育;再一方面,应给予教师该项工作量的核定,充分考虑到教师在实施综合素质发展评价过程中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四

8、、在招生制度改革中合理、有效地使用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册报告册在中考升学中能否起作用,起多大作用,是人们衡量其重要性程度的关键。在当前其信度和效度尚未达到一个理想水平的情况下,在招生考试中之用它可以分出明确的招生录取的“直接依据”和“间接依据”,直接依据主要是对学生各科学习状况量化赋分和等级表现,其他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