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利弊分析研究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利弊分析研究

ID:11029699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利弊分析研究_第1页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利弊分析研究_第2页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利弊分析研究_第3页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利弊分析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利弊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利弊分析研究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利弊分析深入研究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利与弊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愈加多样化,从而使民族地区旅游业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土著居民居住区旅游发展的经验表明民族旅游是一条投入少、回收较快,返贫率低、成效率高的扶贫之路。因此,国家旅游局于1995年正式推出民俗风情游第一次将民族旅游作为一个主题正式提出。1999年时任国家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特别要培

2、育和发展能够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自此,各民族地区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纷纷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扶持发201110展.民族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具体来看,内蒙古旅游业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11%:云南旅游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以上其中丽江、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等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增加值比重占到5O%以上。在接待人数上,以贵州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西双版纳州、黔东南州接待的国5分别从1985年的3200人次:~D4C增长到2009年的13.49万人次j万人次,2009年国内游客分621.67万人次和139.1万人次。出,随着旅游交通设施、

3、酒店及其他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一待地的游客数量呈几何级数t长。目前.民族旅游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并列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民族旅游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带了较大的负面效应,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旅游的健康发展。下面具体分析旅游业对民族地区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其消极影响。旅游业对民族地区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实现稳定繁荣民族旅游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产业问题,更是地区之间文化和经济活动交流的重要形式。我国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众多民族自治州(县)等.地域辽阔而且大多处于边疆地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大力发展民

4、族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间居民的相互交流、沟通,进而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促进民族融合民族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民族落后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并促进市场化商业意识的觉醒。富民强边不仅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而且能够反作用于民族旅游业加快旅游业发展进程。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基础设施落后是民族地区经济欠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交通不便更威为阻碍民族地区发展的桎梏。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等级和发展速度,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先后安排无偿中央国债资金13亿元.用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其中85个项目分布在中

5、西部的民族地区.占资金总量的7O%。从2001年以来.在国家西部旅游投资专项贷款的支持和带动下,旅游专用公路建设速度加快,规划建设公路里程达到15万公里改建、扩建和新建机场2O多个.并开创性建设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极大地便利了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民族地区的航空网络、铁路和公路网络、水路系统都得到空前改善.基本形成了能够满足现代旅游需求、完善旅游接待体系的立体旅游交通综合体系.为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促进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我国少数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和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受到旅游

6、者的喜爱。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许多传统民族文化,如民族舞蹈、节庆仪式、戏剧音乐、语言服饰、手工艺术等都得到重视和发掘,使少数民族一些特有民俗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与此同时.随着旅游经营意识和环保理念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愈发重视当地生态环境的维护.有效地保护了当地水系湖泊、草木植被山石田园和古迹建筑等。旅游业的发展也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加强了居民之间合作互助意识,并且促进了接待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交流,加快了民族地区精神文化建设进程。(二)消极影响学材视角下的高职地方旅游文化建设要做到参与主体多元化、材料多样化、开发内容的针对性、结构序列项目化、呈现方式扁平化。地方

7、旅游文化;学材;项目教学、地方旅游文化是指在某省或某市历史上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具有旅游吸引物的那部分文化,包括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人文知识,是导致旅游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教材是体现一定教育理论思想的载体,也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是课程实施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特别是教材的研究相对滞后,导致各学科还缺乏成套的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高攀低就现象严重。一、地方旅游历史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