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聚集场所安全消防管理办法

公共聚集场所安全消防管理办法

ID:11030988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9

公共聚集场所安全消防管理办法_第1页
公共聚集场所安全消防管理办法_第2页
公共聚集场所安全消防管理办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共聚集场所安全消防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74a5da0266edac5612ea82a6d4c133f.doc公共聚集场所安全消防管理办法一、主题内容为了加强公司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保障公共安全,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消防安全管理原则、职责及建筑及装饰装修、安全通道、灯光及标志、电器设施、消防设施等安全管理内容二、适用范围公司招待所、公寓及对外承包用作舞厅、餐饮、网吧、室内游艺、游乐等群众聚集、具有聚集功能的场所。三、引用标准和文件公安部《公共聚集场所安全消防管理规定》四、管理内容及要求(一)原则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应认真贯彻

2、“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由场所主管部门负责,公司安全部门实施监督。(二)管理职责1、公共聚集场所的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认真执行消防安全管理条例,负责本单位防火安全的检查、整改工作。(2)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负责编制和修订本系统用火、用电及防火管理制度。(3)实行消防安全值班和巡逻检查制度,在活动时间和活动结束后,应当制订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4)组织防火人员开展消防检查,整改火险隐患

3、,结合实际制订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防火人员开展应急疏散和消防演练,提高全员安全意识。(5)组织扑救初期火灾和人员疏散,保护火灾现场,参与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3474a5da0266edac5612ea82a6d4c133f.doc(6)负责场所内灭火器具等消防器材的配置及管理监护工作。2、公共聚集场所举办活动或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3、公共聚集场所应当建立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度,配备专(兼)职防火人员,明确职责范围,做好消防安全工作。4、全体员工应当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做到“三会”即:会报火警

4、,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5、公司所属公共聚集场所与其他单位及个人发生租赁、承包等关系时,应当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在租赁承包合同书上明确消防安全由租赁人或承包人负责。(三)建筑及装饰装修防火设计1、凡新建、扩建、改建或者改变内部装修的公共场所,其防火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报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工程竣工后,必须经消防监督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2、公共聚集场所不得设置在重要和危险物品仓库等建筑内,不得在居民住宅楼内

5、改建公共聚集场所。与其他建筑相连或者附设在其他建筑物内时,应当按照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3、公共聚集场所的内部装修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吊顶必须采用非燃材料;(2)墙面、地面、隔断应当采用非燃材料;(3)帷幕(幕布)、窗帘、家具包布应当采用阻燃织物或者进行阻燃处理;(4)电气线路的敷设,电器、空调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施工安装规程,采用防火、隔热措施;(5)建筑内部装修不得改变消防设施的位置,不得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四)安全通道、灯光及标志1、公共聚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数目,疏散宽度和距离,必

6、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定》或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栏、台阶,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门口不得设置门帘、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公共聚集场所在举行活动时,必须确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堵塞。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楼梯口必须设置符合标准的疏散灯光指示标志,指示标志应当设在门的顶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地面1米3474a5da0266edac5612ea82a6d4c133f.doc以下的墙面上。设在通道上的指示标志间距不得大于20米。3、公共

7、聚集场所内必须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灯供电时间不得小于20分钟。4、库房、演出、放映场所的观众厅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烟火标志,禁止吸烟和明火照明。(五)电器设施1、公共聚集场所的电器设备,必须由具有电工资格的人员负责安装和检查维修,用电量不得超过额定负荷,不得擅自拉接临时线路。2、公共聚集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3、严禁在公共聚集场所举办活动或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六)消防设施1、公共聚集场所应当按规定配备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及设备。2、公共聚集场所内部设置

8、的固定式消防设施要专人管理,并制订操作规程和消防器材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试运行。3、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在明显易取的地点,要经常检查,做到“三定”即:定点、定型号和用量、定专人维护和管理。不得将消防器材遮挡或移动。严禁堵塞消防通道。4、公共聚集场所均应配备基本的消防通讯和报警装置。大型公共聚集场所(礼堂)应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设置报警电话,消防设施、设备必须完好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