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ID:11032943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_第1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中国9/vie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1004―0463(2017)  06―0085―01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要求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凸显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对学生展开多元教学评价,形成重要的教学激励机制。  一、激趣法,创设多元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对教材文本展开多元解析,深度挖掘教材激趣切入点,为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做好铺垫;教师还要对学生学情进

2、行深入调研,掌握学生学习心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主动性。教师精巧陈述、故事讲述、事件介入、课堂演绎、媒体展示等,都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视角,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特别是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以来,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更多便利,丰富多彩的动画、图片、漫画、视频、文字等材料信息,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在学习《桂花雨》时,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为让学生有更真切的感知体会,教师在学生朗读时,给配上背景音乐《桃花源》。教室内书声琅琅,音乐声此起彼伏,给人的感觉是祥和、温馨的。教师设计背景音乐辅助朗读训练,为学生创设了适宜的教学情境,读书声声声入耳,音乐

3、声时时润心,教学呈现高度和谐。  二、引导法,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师要在引导方法设计方面有所创新。设计悬念问题、质疑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展开自由辩论、进行自主探究,都可以帮助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帮助。  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这本身就是重要教学引导契机。在学习《鲸》时,教师先让学生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并给出一些思考问题:通过阅读课文,你对鲸鱼有了哪些了解,鲸鱼分为哪两类?都有什么特�c?鲸鱼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你能够用图画的形式把鲸鱼睡觉的样子画出来吗?学生对照文本解读这些问题,课堂内学习研究气氛渐浓。为给学生更多启示,教师

4、利用多媒体播放更多关于鲸鱼的图片、动画信息,学生看得非常认真,对相关问题的解读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三、活动法,组织教学实践活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也鼓励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感知体验语文的博大精深。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设计适当的教学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并在多元实践活动中形成学习认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童话、寓言、故事、诗歌,这些体裁都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素材。  如,在学习《有趣的汉字》时,教师设计了一组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学生自主编制两个字谜,先在小组内展示,小组统一选拨,参与班级字谜设计大赛。每一个小组推举五

5、个字谜,教师负责最终评价打分。活动开始后,学生参与积极性相当高,小组讨论评选相当激烈。课堂展示时,各个小组推出的都是比较经典的字谜了。如“小狗四肢长满嘴”“山下有石头”等。教师推出字谜大赛,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热情,无论学生编制的字谜是不是得到认可,学生都能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实实在在的训练。  四、激励法,展开个性教学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重要内容,教师利用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展开不同角度不同维度评价,为全面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课堂评价,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适当展开点评,特别要对评价语言进行整合优化,提升语言的个性化特征,为有效激活学生学习热情做好充

6、分准备。  如,在学习《斗笠》时,教师设计思考问题: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目?说说生活中什么会令你想起浓浓亲情?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母爱的诗文?学生自觉展开讨论,给出答案。有学生说:我们应该感谢母亲,赞美母爱的诗歌文章还有《游子吟》《我的母亲》《慈母情深》等。教师评价:你能够关注母爱,可见你平时对待母亲的关怀一定充满感恩之心。学生听教师评价后,都显得非常激动,这说明教师激励措施呈现高效化。  随着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应用,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优化,形成个性化教学设计,为不同学生群体提供针对性教学策略。这也是新课改基本精神体现,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7、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多种教学实践活动,赢得课堂教学主动权。  编辑:张慧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