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ID:11047728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_第1页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_第2页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_第3页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_第4页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泡沫经济典型案例分析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论文摘要: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从1636年荷兰郁金香狂热到2007年的金融海啸,几乎十年一轮回,危机像摆脱不了的魔鬼,困绕着各国经济发展,并且几乎所有的危机都从流动性过剩开始,接着出现投机热,最终形成泡沫,而后发生崩溃。每一次经济衰退几乎都与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有着必然联系。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从经济发展史上几次典型的泡沫经济入手,分析泡沫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强相关关系,提出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关键词:泡沫经济;典型案例;金融风险;防范  繁荣和破产,有序和无序

2、,记忆和失忆,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历史重复上演着惊人相似的一幕。没有一次危机与前一次相同,但是有一些可以应用的普遍原则,忘记这一点就会自担风险。资产泡沫形成与膨胀导致银行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断上升。“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1]1980年以来发生在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次较严重的金融危机中,有12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产泡沫。然而,每一次经济衰退几乎都与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有着必然联系。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  一、泡沫经济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从1634年的“郁金香狂热”到1

3、719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从“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到“密西西比泡沫(MississippiBubble)”,上演了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荷兰从1634年持续到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通常被认为有记载的最初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1719年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堪称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  “密西西比泡沫”的起因可以说是金融制度变革的结果。约翰·劳(JohnLaan

4、ia)”到“密西西比泡沫(MississippiBubble)”,上演了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荷兰从1634年持续到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通常被认为有记载的最初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1719年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堪称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  “密西西比泡沫”的起因可以说是金融制度变革的结果。约翰·劳(JohnLaania)”到“密西西比泡沫(MississippiBubble)

5、”,上演了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荷兰从1634年持续到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通常被认为有记载的最初的投机泡沫。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1719年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堪称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泡沫经济”。  “密西西比泡沫”的起因可以说是金融制度变革的结果。约翰·劳(JohnLaenttrusts)大量出现。1921年之前,美国的投资信托基金只有40家,1929年为750家[5]。从1924年到1928年

6、给股票经纪人的非银行贷款的5.5亿美元(约占贷款总量的25%)增加的38.85亿美元(约占贷款总量的60%),大量的非银行贷款使得联储限制股市投机的努力受挫[6]。同时,由于美国股市繁荣,大量资金从欧洲、日本流向了美国。因此,信用扩张对1920年代末期美国股市泡沫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此外,由于股市不断上涨,投资股票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领域,更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导致股票价格不可遏制地处于一个危险的高位,最终于1929年10月24日(所谓的“黑色星期四”)崩溃,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马克思曾预测,传统市场利润的下

7、降促使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新转战新的市场。从金融危机的历史来看,房产业始终是金融风险防范的关键领域,也是导致金融风险的风向标。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仍是从房产业的泡沫开始的。  由于激烈的竞争,银行的息差和边际利润大幅下降。从1990年到2007年,美国银行的净利差从4%下降到3.4%。从1980年代到2007年,华尔街的佣金下降了约1/3,同期,承销利润从12%下降到了5%[3]277。在残酷的竞争威胁下,西方的大型银行开始向新兴主权国家放贷以寻求更好的效益,但预期收益最终失败。如美国银行向拉美国家放贷,最终损失惨重。于是西方又把投资目光转向了新兴市

8、场,花旗银行率先在新兴市场做起了消费信贷并获得巨大成功。由此,引发了银行业的整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