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传力杆铣槽 11专用夹具大学论文 .doc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传力杆铣槽 11专用夹具大学论文 .doc

ID:11055742

大小:796.6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09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传力杆铣槽 11专用夹具大学论文  .doc_第1页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传力杆铣槽 11专用夹具大学论文  .doc_第2页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传力杆铣槽 11专用夹具大学论文  .doc_第3页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传力杆铣槽 11专用夹具大学论文  .doc_第4页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传力杆铣槽 11专用夹具大学论文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传力杆铣槽 11专用夹具大学论文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Xxxx大学----------------------------------------装--------------------------------------订-------------------------------------线----------------------------------------------------课题名称:铣槽夹具设计+7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x年x月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xxx班级X级机械x班学号计题目铣槽11专用夹具指导老师零件名称传力杆材料ZG生产类型中批量生

2、产毛坯铸件生产纲领年生产量5000件设计任务零件简图如下,本工序铣削加工12mm的直通槽,设计手动铣床专用夹具。组位数不同的学生所选用的尺寸ABΦC尺寸ΦD735±0.348±0.03Φ12H7Φ27H71.加工条件工件已加工过的大小孔径分别为Φ12H7和Φ27H7,两孔中心距为48mm,厚度为26mm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1.铣削加工工序图针对第5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件状态,勾画出连杆零件在该工序中的加工内容、定位要求、夹紧点位置等——工序图第五道工序图1.1定位元件的选择及设计1.定位元件的选择由上知,工件的定位面是侧平面B面、底平面A面、和孔,据此在夹具上的定

3、位元件选为支承板、支承钉、和菱形定位销。1.2定位板设计定位平面B面所用的两块定位支承板,材料:T8。如下图2.4图2.4定位板1.3支承钉的设计3.钉参照《机床夹具设计手册》【3】第271页设计标记:支承钉A16×8GB2226-80材料:T8。如下图2.5:图2.6支承钉三维建模1.4菱形定位销的设计用于孔定位的菱形定位销参照《机床夹具设计手册》【3】第262页设计菱形销(GB2226-80)材料:T8。如下图2.8:图2.8菱形销三维建模现确定定位销的极限偏差和定位表面到定位销中心的名义尺寸:=L,其中取工件相应尺寸=L=230.08mm的平均尺寸,公差取相应尺

4、寸公差的(~)倍,现取,【2】则有:=230.02mm满足工件顺利装拆的补偿量值:=(+)÷2=(0.16+0.04)÷2=0.10mm则,菱形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的最小间隙===0.43mm(其中,b的值可查手册得值为3【3】)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的直径为:=-=14-0.043=13.957mm其公差按IT7选取,公差值为0.018mm,则:d=Φ2.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工件已加工过的大小孔径分别为Φ12mm和Φ27mm,两孔中心距为48±0.03mm,厚度为26mm。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

5、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1.1、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为0.1mm;1.2、加工槽的深度为35±0.3mm。3.定位方案设计:根据加工槽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槽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不定度全部限制。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槽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

6、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由加工槽深度要求,方案一:如右图所示孔O2及O1为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通过固定圆柱销及V形块实现定位;方案二:如下图所示可以选择孔O1及O2为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通过图中所示的固定式圆柱销及菱形销实现定位。经分析,第一种方案以圆柱和V形块组合定位时,要受到外圆加工精度的影响,由于外圆表面系毛坯铸件不能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加上V形块比较薄且夹住工件一边,不易夹紧。所以采用第二种方案,即以孔O1及O2为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对两孔采用固定式圆柱销及菱形销定位,此方案实现了工件的完全定位,无重复

7、定位,方案可取。3.1计算定位误差:现选取工件上两孔与两定位销的配合均为H7/g6,则圆柱销的直径尺寸为Φ12mm,菱形销的圆弧部分直径尺寸为Φ27mm,b=5mm,B=d-3=24mm。圆柱销与菱形销之间的中心距为48±0.03mm。工件在夹具中定位产生的定位误差,其值应控制在工件相对尺寸或位置公差的~,为此需对每一项工序加工要求逐一进行分析。3.1.1对加工槽深尺寸A进行分析加工槽的深度尺寸的工序基准为工件小孔外圆面的上母线,定位基准为圆柱销中心线,则定位(A)=位置+不重=0.035+0.04=0.075mm因定位(A)值小于工序尺寸公差值(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