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doc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doc

ID:11061851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1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2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3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4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实验室安全防护的一般要求1)室内通风良好2)有良好的防护设施3)适当的救护设施4)了解一般的急救常识2.安全防护的主要内容防毒、防火、防爆、防灼伤3.对实验室和实验人员的要求1)实验室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遵守本中心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实验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2)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要分类存放,专人保管;剧毒物品和贵重的领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3)进行易燃、易爆、有毒害的实验,必须有良好通风条件。通风橱内不要堆放过多化学药品,严禁将非现场使用的药品和溶剂放在通风橱内。进行危险性实验操作时,应采取安全

2、防范措施,穿戴防护用品。药品不得靠近火、热源,每次实验结束,及时清理台面。4)绝对不允许口尝鉴定试剂和未知物,不允许直接用鼻子嗅气味,应以手煽出少量气体。5)有毒、有恶臭的废物、废液(酸、碱)、废气都要经妥善处理后,方可排放。废物、废液(有机溶剂)要收集起来统一处理。6)实验室内可燃或易分解的药品,禁止放在阳光直射的区域。7)高压气瓶按不同种类存放,要直立、固定,切忌曝晒。要经常检查减压阀性能。氢气、乙炔和其它可燃气体钢瓶,要有明显标志并远离易燃化学试剂。8)回流蒸馏器必须严密装紧与夹好。回流冷凝器的上端或蒸馏器的接收器必须有开口或通气口,以

3、防蒸气膨胀爆裂。要使用电热套、电热板,易燃、易爆实验应严禁使用明火。9)冰箱内放置盛有环氧乙烷等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溶剂和有毒药品的容器时,必须确保密封,防止渗漏和炸裂。1)不得在烘箱内烘烧含有有机溶剂和易燃易爆的物质。2)实验人员在实验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下班前,安全员或最后离开者,对本实验室的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关闭水、电、气(钢瓶)。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离开时要关窗锁门。2.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1)防毒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如HF侵入人体,将会损

4、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所以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使用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HCl,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气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2)防火防止高压气瓶漏气,使用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

5、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金属钠、钾、铝粉、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或CCl4灭火器灭火;如汽油、乙醚、丙酮和苯等有机溶剂,这些物质比水轻,着火时若用水灭火,它们会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火灾现场存放有浓强酸时,有毒化学物品,禁止使用泡沫没有灭火器灭火,锑粉、铍粉、金属铊等不得用水灭;高压电气装置火灾时,在没有良好的接地,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用水扑救,精密化学仪器设备,也

6、不易用水扑救。3)防爆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爆炸;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又如碱金属、氢化钾、氢化钠、电石和锌粉等,当遇水后即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极易引起爆炸。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对于预防热爆炸,

7、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1)防灼伤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如水遇浓酸放出大量的热,使得酸液飞溅,有喷伤人的危险。2.实验室工作人员救护常识在实验室中有时会遇到中毒、创伤、灼伤、化学灼伤等意外情况。必须进行紧急处置,再及时送医院治疗。一般毒物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伤口进入人体。实验室应准备苏打水、稀硼酸水、清水、纱布、药棉、绷带、创可贴、绵签、医用酒精、红药水、凡士林一类的应急救护物品。1)实验中人体

8、不慎被烫伤,应用清水喷淋;轻度的烫伤或烧伤,可用药棉棍浸90%~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高锰酸钾溶液擦伤处至皮肤变为棕色,然后涂上獾油或烫伤药膏。较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