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攻略:历史答题模板.doc

高考攻略:历史答题模板.doc

ID:11069690

大小:22.3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09

高考攻略:历史答题模板.doc_第1页
高考攻略:历史答题模板.doc_第2页
高考攻略:历史答题模板.doc_第3页
高考攻略:历史答题模板.doc_第4页
高考攻略:历史答题模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攻略:历史答题模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攻略:历史答题模板  【摘要】进入高三的紧张阶段,大家除了要好好复习外,也要多了解一些高考备考知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供大家参考。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

2、、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

3、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

4、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

5、、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

6、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高考历史备考:历史时间六大记忆法   【摘要】为大家整理了历史时间六大记忆法,以便大家更好的复习查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大家在高三期间好好复习,备战高考。   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可以这么说,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更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教学了。唯其如此,历史时间的教学就有了不可低估的价值。然而,实际教学中历史时间的教学往往疏于指导和设计,学生的死记硬背即发此一端。 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

7、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8、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XX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