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教版必修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ID:11070724

大小:7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人教版必修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1.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由①________(约占)和②________组成,其中③________又称内环境。知识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功能2.功能:内环境是⑲________________的媒介 想一想:(1)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2)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用何种溶液溶解药物?用蒸馏水可以吗?为什么?知识点三 内环境稳态 议一议:(1)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会出现组织水肿,

2、为什么?(2)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判断正误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2.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3.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代谢废物、气体、激素及各类营养物质(  )。4.毛细淋巴管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5.组织细胞(如肝细胞、肺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6.体温随年龄不同、昼夜不同而有大幅度的变动(  )。7.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很容易破坏的(  )。8

3、.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几种典型化学反应:①血浆pH的调节;②抗体与抗原的识别及结合;③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内环境——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1.识图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媒介,与体内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图:1.析图物质类别转移途径相关系统穿膜层数养料(如葡萄糖)消化(外环境)→吸收(内环境)→血液循环→组织液→组织细胞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进出上皮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组织细胞(1)=7层废物(如尿素)组织细胞→组织液(内环境)→血液循环→泌尿系统或皮肤

4、→体外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出组织细胞(1)+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肾小管壁细胞(2)=7层O2肺泡→肺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细胞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进出肺泡壁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红细胞(2)+进组织细胞(1)=9层;若被利用+进线粒体(2)=11层;CO2运输主要不经红细胞,所以相应减少2层膜CO2与O2的转移途径相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3.组织水肿及其成因分析(1)组织水肿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

5、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2)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①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②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血浆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③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④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特别提醒 (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

6、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具体确认五种结构可按如下方法进行:以“循环系统为参照,双向进出—呼吸系统,单向进入—消化系统;单向输出—皮肤;输出后又可存在重吸收箭头—泌尿系统。高考对本考点的命题多侧重于内环境的组成及其内在关系,细胞如何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等,题目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典例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

7、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训练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稳态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

8、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2)理化性质失调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②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③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稳态内涵稳态并不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调节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