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市长在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ID:11077504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市长在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市长在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市长在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市长在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市长在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长在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市长在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市长在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是今年市委、政府确定的农村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今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两天来,大家不辞劳苦,驱车600多公里,自北而南、从东到西,对全区各地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观摩学习,可以说学到了经验,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刚才,荣民副市长作了动员报告,市水务局、城区东园镇、宣和镇做了表态发言,我完全同意。随后刘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村

2、庄环境整治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坚定不移地推进整治工作  (一)以村庄环境整治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曾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但那时只是表现为一种愿望和发展方向。今天我们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到底有什么新意呢?看待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上有大的飞跃,把思想和认识统一起来。从历史沉淀下来的精神文化来看,无论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绝大多数文明成果体现在建筑上。风格独特、年

3、代久远的东西方建筑,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精神文化积淀;从历史积累的物质财富来看,一个伟大国家,一个文明古国,遗留下的绝大部分物质财富是建筑,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最大的财富积累也是建筑,建筑是无言的史书,城市化的发展、文明的延续都是通过建筑来体现的,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文明也同样体现在建筑上,但数千年来小农思想的制约,使低水平的重复建筑造成了极大的财富浪费;从中央领导到地方领导对中卫的观点来看,作为一个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的中卫,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整治,各级领导在不同场合

4、对我市农村环境问题提出了批评,我们一定要从深层次来看待这个问题,下大力气,彻底整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当前,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准确理解“四新”特征:一是背景新。以往强调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工业化开始或者初期,更多的还是要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现在,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我们已步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高速发展期,这就使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更新的更高的起点。二是思路新。新农村建设,难点是农村,重点是西部。现在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指导方针更加明确。中央提出的

5、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目标、发展内涵、发展动力的理解和把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五个统筹”,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道路。三是目标新。建设新农村,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农村的具体反映,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6、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合理。四是方式新。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贯穿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包含农村现代化的新内容,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反映了农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高度统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所在。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之初,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两步走”的建设思路,一是把

7、经济大动脉——道路拉开。两年来,共建设道路470多公里,投资三千多万元,城区道路大框架已经形成。二是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在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之后,我们一定要举全市之力,全力以赴做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以村庄环境整治促城乡一体化。古人讲:“食为政先”、“民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从中国革命的胜利到改革开放的成功,都离不开几代农民的支持和奉献。新中国的成立,走的是依靠农民武装、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中,工业发展靠的是农民默默作奉献,促进了民族工业体系的建立;乡镇企业异

8、军突起,促进了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但改革重点转到城市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乡收入、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国家拥有了一定的国力和财力,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市基础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