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开题报告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开题报告

ID:11079265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开题报告_第1页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开题报告_第2页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开题报告_第3页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的设计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姓名:班级:过控08-2班学号:06082908指导教师:一、概述以及设计目的折流板是提高换热器工效的重要部件。传统换热器中最普遍应用的是弓形折流板,由于存在阻流与压降大、有流动滞死区、易结垢、传热的平均温差小、振动条件下易失效等缺陷,近年来逐渐被螺旋折流板所取代。理想的螺旋折流板应具有连续的螺旋曲面。由于加工困难,目前所采用的折流板,一般由若干个1/4的扇形平面板替代曲面相间连接,形成近似的螺旋面。在折流时,流体处于近似螺旋流动状态。相比于弓形

2、折流板,在相同工况下,这样的折流板(被称为非连续型螺旋折流板)可减少压降45%左右,而总传热系数可提高20%~30%,在相同热负荷下,可大大减小换热器尺寸。虽然非连续螺旋折流板的加工技术比较成熟,在石化行业也已得到推广应用,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扇形板连接处成非光滑的锐角过渡,对轴向运动的流体存在反压,流体通过时的突然转向会造成能量损失,在螺旋角较大时能耗更严重;相邻两片扇形板空间对接时,必须附加角接板才能填补缝隙,既费工又废料,又增大了流体的阻力。相比之下,具有理想螺旋曲面的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有着更好的传热与流动特性,但在实

3、际应用时必须首先解决其加工难题。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提出基于这样一种思想:通过改变壳侧折流板的布置,使壳侧流体呈连续的螺旋状流动。因此,理想的折流板布置应该为连续的螺旋曲面。但是,螺旋曲面加工困难,而且换热管与折流板的配合也较难实现。考虑到加工上的方便,采用一系列的扇形平面板(称之为螺旋折流板)替代曲面相间连接,在壳侧形成近似螺旋面,使壳侧流体产生近似连续螺旋状流动。一般来说,出于加工方面的考虑,一个螺距取2~4块折流板,相邻折流板之间有连续搭接和交错搭接两方式,按流道又可分为单螺旋和双螺旋两种结构。本次设计的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是我

4、之前学习所没有接触过的,在传统的学习知识上面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使得设计更具色彩性,同时主线没有改变,依然是列管式换热器。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复习和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另外又可以拓展思维,查阅资料以扩展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以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二、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涡旋或螺旋流动一直是强化传热的有效手段,从壳侧流体由纵向或蛇形横向流动方向改变为螺旋状流动的角度产生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构想,但由于连续螺旋曲面的加工及安装难度很大,20世纪八、九十年代捷克科学家发明了非连续的1/4螺旋形折流板换热器

5、,采用一系列1/4扇形折流平板来代替螺旋曲面。此项技术后被美国AB公司买断,后又转让给CB&I公司,据ABBLummusHeattransfer公司公布,自1994~2007年3月该公司共完成349个项目,共计1350台(套)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我国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等单位也参与了应用ABB公司技术的部分制造和应用实践。其他另有一些单位则选择自主开发,近几年也得到了一些发展。不少研究者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手段,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单位压降的换热系数性能要优于弓形折流

6、板换热器,并大致确定性能最佳时的螺旋角或倾斜角为40度左右。在1/4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问世后的近20年里,未见有国内外同行就1/4螺旋折流板方案不适合正三角形排列布管之事进行质疑,几乎无人考虑布管方式与折流板结构设计的关联。针对以上问题,陈亚平提出了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结构如图4所示,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除秉承了1/4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诸多优势外,还特别适合于正三角形布管方案,且可减少折流板零件。该项创新将使原先很难大规模应用的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具有了普及应用的可能。三、设计研究技术路线和目标1设计研究技术

7、路线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原理、性质及应用,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换热器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及其意义,对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设计有一个大体上的认识和理解。然后确定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类型、操作条件的选择和操作方式选择。对换热器进行热量衡算、物料衡算、传热面积的确定、压力降计算等,确定各结构部件所需参数,并对各结构部件进行合理安排,确定换热器的基本构成。紧接着进行换热器壳体、管箱短节、封头厚度确定,容器法兰、螺栓、垫片附件的校核计算,管板厚度的计算,开孔补强计算,确定出换热

8、器的最终形式。最后,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固定管壳式换热器的装配图及各个零件图,并编写说明书。2目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换热器的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努力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在设计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大胆创新,获得更多关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