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社会结构角度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论文

论从社会结构角度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论文

ID:11080269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论从社会结构角度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论文_第1页
论从社会结构角度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论文_第2页
论从社会结构角度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论文_第3页
论从社会结构角度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从社会结构角度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从社会结构角度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论文..毕业[论文关键词]城市贫困社会结构[论文摘要]社会学对城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的分析,主要是有两种角度:一种是社会结构角度,即从社会制度与政策、转型和流动等方面探索贫困出现的根源;另一种是个人家庭角度,即探索个人自身的素质、家庭状况及生活处境如何影响贫困。本文从社会结构角度对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征程,开始实现社会转型,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产业结构、就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毕业,这些改革伴随着长期计划经济积累下来的问题,共同促成

2、了新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的产生。一、产业结构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孤立与排挤,国际环境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国内的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战时色彩,许多军工、重化工企业建在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的深山之中,而这种由中央政府催生的产业结构多半与当地的比较优势相悖。总体上说,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以追求高增长、计划化、工业化为特征的、典型的结构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使我国迅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也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3、制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亏损面大,企业员工收入减少。1994年,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改革由增量改革阶段转入存量改革阶段,明确提出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由于国有企业面临制度建设滞后、社会负担重、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高、亏损面大等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造成一些国有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财务状况恶化,职工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大幅度下降。国有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被迫减

4、员增效。另外,部分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或破产状态。据全国总工会对河南、江西等16个省的调查显示,到2001年6月,有211.8万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据对29个省的统计,到2001年6月,共拖欠职工工资567.9亿元,涉及职工1145万人。到2001年6月底,全国有1179万下岗职工。再加上“待岗”、“放假”、“歇岗”等名义下实际已失去岗位的“待岗”人员一保守估计也有500万人。第二,单位体制逐步解体,保障功能不断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于计划经济下的单位体制受到严重的冲击并开始解体。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和集

5、体企业,负责企业员工的住房、医疗、养老等各种保障。而且企业办学校、企业办社会的现象较为普遍。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致使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发展过快,比重过大,而涉及人民生活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开始剥离企业的社会负担,原体制下的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格局逐步被打破。一方面,企业员工要面对商品房、自费医疗、子女教育等众多项目的高额支出,而员工的收入保持在原有的水平甚至降低;另一方面,原有的单位保障体制被打破,而新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一部分人处于保障的真空地带,社会保障缺失,加之国有企业部分在职职工、下岗、失

6、业人员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弱,使这一部分人在遇到意外事故时极易陷入困境,沦为城市贫困人口。19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商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以及众多的高技术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急剧上升。在产业结构急剧变迁的形势下,很多国有、集体企业并没能迅速适应这种变迁,反而是固守着原来的产业,没有经受住市场经济的冲击,不能及时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企业包袱重,效益差,一些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导致企业员工收入锐减,有的企业甚至倒闭、破产,造成大量职工下岗、失业,以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为主体的

7、城市新贫困群体产生并不断发展。这充分说明,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产生和发展影响较大。二、就业体制的变迁1980年代以来,我国的就业体制经历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变革。由于这种巨大的社会结构变迁,由于结构变迁中的不协调,由于一方面旧的体制己经瓦解、另一方面新的体制还没建立起来等等诸种因素并存,使得城市中的失业下岗人数剧增,由此引发了城市中的贫困问题。在就业政策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并相应的实行“低工资、高就业、广保障”的就业政

8、策。这种就业政策的实行,社会主义似乎消灭了失业,有了较大的进步,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农业社会就业观。因为在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