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

ID:11086262

大小:3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09

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1页
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2页
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3页
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4页
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种蝇和葱蝇种蝇和葱蝇属于双翅目花蝇科,其幼虫常被混称为地蛆、根蛆、粪蛆等。   防治方法1、提早春耕,避免成虫产卵。种蝇和葱蝇的成虫都有在新翻起的湿土上产卵的习性。早春提前完成耕耙任务,等到成虫羽化时,土壤表层早已晾干,就可以避免成虫产卵,减轻危害。2、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不仅可免招引成虫产卵,而且对小苗的生长有利。3、精选蒜种,淘汰霉烂蒜瓣,剥去蒜皮后在栽,可以缩短“烂母子”时间而减轻危害。再烂母子前,随水追施氨水两次,可减轻危害。4、大蒜提早播种,使老蒜瓣在次年春季越冬代葱蝇成虫羽化之前即已完全烂掉,成虫羽化时,不再产生烂蒜的气味,就不

2、会招引成虫产卵危害。5、(1)防治成虫 在成虫盛发期,用25%敌百虫粉,每母3~4斤;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药剂喷在植株全株及周围土面上。(2)防治幼虫 可用药剂灌根,其方法是向植株根部周围灌药,可用喷壶除去喷头,或喷雾器除去喷头的旋水片进行灌根。所用药剂有:90%敌百虫600~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也可用90%敌百虫每母3~4斤,随水浇灌。 葱蓟马 葱蓟马又叫棉蓟马、烟蓟马,俗名小白虫,属于缨翅目蓟马科。   防治方法1、早春清除田间杂

3、草和残株、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或若虫。2、勤锄草。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可减轻危害。3、药剂防治:5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与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混用喷雾,效果更显著;3%马拉硫磷粉剂和1.5%乐果粉剂1:1混合,每亩3~4斤,可在清晨露水未干时直接喷粉。4、葱蓟马有趋向兰色的习性,可在葱地设置兰色粘板,将蓟马粘在粘板上能减少其危害。 大蒜疫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在叶片中部或叶尖上生苍白色至浅黄色水浸状斑,边缘浅绿色,病斑扩展快,不久半个叶片萎垂,湿

4、度大时病斑腐烂,其上产生稀疏灰白色霉。花茎染病,亦呈水浸状腐烂,至全株枯死。病原: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称葱疫霉。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株地下部分或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借风雨和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湿度条件适宜,病害蔓延很快,短时间内可致全田毁灭。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5~32,相对湿度高于95%并有水滴存在条件下易发病。露地大蒜在多雨季节或棚室大蒜放风不及时或浇水过量,形成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紫皮蒜、苍山蒜等。2、采用小垅或高畦栽培,露地栽培大蒜

5、要注意排涝,防止湿气滞留。3、重病地与非葱蒜类进行2~3年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4、发病初期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5.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时,可选用69%安克锰锌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大蒜干腐病 症状:该病属土传病害。植株染病后叶尖发黄干枯或叶面出现浅黄色条斑,有时扩展到鳞茎上,鳞茎上呈水浸状暗褐色,有的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拔出病株,根部呈褐色腐烂。病株抽薹慢,影响蒜薹上市。贮藏期染病,从根部至蒜瓣发黄,软化后干缩。病原:为尖孢

6、镰刀菌洋葱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发病规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地蛆、线虫等传播,从伤口侵入,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施未腐熟的肥料或氮肥施用过多,土壤过湿及洋葱生长后期遇高温多雨易发病。地蛆危害严重或达水漫灌、田间积水或低洼地块发病重。防治方法:1.大蒜地与禾本科、豆科作物进行3~4年轮作。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防止烧根、沤根或地蛆。3.发现种蝇及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将其杀灭在产卵前。4.蒜种宜贮存在0~5℃条件下,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大蒜叶枯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

7、鞘。叶片染病分二种类型,一是尖枯型。主要发生在初侵染阶段,叶尖呈深褐色,并在其上形成许多深紫褐色斜状平行的斑纹。严重的病斑扩展到全叶的1/3~4/5或全叶干枯死亡;二是叶斑型,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短条状小型的浸蚀斑,略凹陷,后病斑迅速扩大,变为梭形至长椭圆形,组织坏死,凹陷,多为紫褐色,中央色较深;叶有的呈乳白色。大流行时经10—15天全田枯死。病原:为黄花菜匍柄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萌发率为16.4%~41.3%,无论有无伤口病菌均可侵染大蒜,一般6月下旬始发,7月进入发病高峰期,影响病情的天气因

8、素主要是7月份大蒜孕薹和抽穗期雨量和降雨三次以上,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