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焕秀)第五六单元教案

(莫焕秀)第五六单元教案

ID:11087481

大小:139.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7-09

(莫焕秀)第五六单元教案_第1页
(莫焕秀)第五六单元教案_第2页
(莫焕秀)第五六单元教案_第3页
(莫焕秀)第五六单元教案_第4页
(莫焕秀)第五六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莫焕秀)第五六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国国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学情分析】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情分析】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

2、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17、长城【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

3、中展开联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教具准备】中国地图,PPT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

4、,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材料:巨大

5、的条石和城砖  [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3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4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  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

6、空:   [1]万里长城像(  ),在崇山峻岭之间(  ),她高大(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长城是由(  )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和(  )。  2、给生字注音组词  3、抄写课后生词  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板书设计】         17长城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

7、: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教学反思】18、颐和园【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课后1(2)(3)两个问题,能给课文分段。  2、能用“隐隐约约”造句。  3、掌握背诵的方法。  4、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焕发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课后1(2)(3)两个问题,能给课文分段。【学习难点】能用“隐隐约约”造句。【教学过程】一、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1.上一节课我们

8、学习了课文的1、2、3自然段,掌握了课文的生字词的读音,理解了课后的第①个问题,用“耸立”造了句,练习背诵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