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体会

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体会

ID:11088525

大小:2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体会_第1页
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体会_第2页
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体会_第3页
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体会_第4页
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体会福建吝牧兽医第33卷第5期2011年文献标识码:B哺乳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体会沈添生福建省东山县畜牧技术服务站363400文章编号:1003—4331(2011)05-0059—02哺乳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仔猪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多发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的乳猪发病较少.以排黄色或灰黄色水样稀粪,发病急,迅速脱水,衰弱,昏迷死亡为特征.发病率通常在9O%以上,病死率高达100%.一旦发生该病,将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经济损失.过去多数猪场猪群发生黄痢,业主或兽医主要采取单一抗生素治疗较

2、多,但疗效不佳.笔者通过多年实践,采取对哺乳仔猪黄痢的综合防治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简述如下.1发病情况东山县杏陈镇某养猪场建于2009年初,饲养35头后备母猪,9月后陆续开始分娩,前几窝仔猪没有发生黄痢,11月初开始每窝仔猪出生后1~7d分别不同程度发生黄痢.2010年5月27日就诊时产房有5窝共52头哺乳仔猪.已发病21头,发病率4O.4%,死亡7头,病死率33.3%.经综合治疗后治愈14头,治愈率66.6%.根据畜主口述,自2010年5月开始至今已发病l4窝,发病仔猪137头.发病率80.5%.死亡83头,病死率60.6%.发病期间单独使用

3、痢菌净加阿托品或诺氟沙星进行治疗,疗效不理想,而且无法终止该病的发生.2临床症状仔猪出生后最快的2~6h,一般24~36h发病.有时一窝中1~2头开始发病,以后迅速蔓延全窝.有时一窝中一半以上乃至全窝发病.最初突然腹泻.排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色至灰黄色,夹有白色凝乳块,有腥臭味,随后腹泻更加严重,几乎几分钟就要排一次.患猪很快脱水,体重迅速下降,行走摇摆,吮乳无力,叫声嘶哑,精神沉郁,反应迟钝,眼睛无光,皮肤失去光泽,质地枯燥有皱褶,最后昏迷死亡.3病理解剖剖解4头病死仔猪,主要表现为干瘦,皮肤皱缩,肛门哆开,周边红紫,粪污;胃内充满酸臭的凝乳块,有的肠黏

4、膜潮红,有出血斑,肠壁变薄,十二指肠最为突出;有的肠黏膜和浆膜充血,肠腔内充满腥臭黄色,黄白色,稀薄的内容物和气泡,空肠,回肠病变较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有点状出血.切面多汁;肝,肾有小的坏死病灶,其他器官和组织无明显的特征性病变.4诊断4.1初步诊断根据哺乳仔猪出生后均在7日龄内多发.并且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严重,排黄色水样粪便.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脱水严重等特点,可初步诊断为哺乳仔猪黄痢.4.2细菌分离培养送病料到漳州市动物疫控中心化验室,取发病仔猪小肠前段,用无菌盐水冲洗后刮取黏膜,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经37℃培养24h后,培养基

5、上长出粉红色,圆形稍隆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的中等大小菌落.挑取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阴性杆菌.5防治措施1)根据该场分娩舍15个分娩床位.将产床5头产仔母猪带仔调整到一端,对调出的一端彻底打扫,清洗,消毒,干燥后再把5头产仔母猪带仔调过来.用同样方法再处理另一端..2)对猪场,饲养用具及周围环境一周内分别用2%火碱,消毒威各消毒1次.3)调整保温箱和分娩舍温度,以适宜乳猪生长.4)对正在发病的仔猪按每千克体重颈部肌注江西民星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速灭杀星(主要成分为乳酸环丙沙星)0.2mL,2次,d,连用2—5d.同时用

6、同一公司生产的贝贝佳进行喷服,体重5kg以下每次喷服1mL,体重5~l0kg,每次喷服2mL.5)对未发病仔猪按每千克教槽料添加新霉素0.2g给予添食,连用7d.对所有仔猪用补液盐加黄芪多糖,维生素C粉饮水,连用7d.6)对产前产后母猪,在饲料中加入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利高霉素,每吨添加1kg连续饲喂5~7d.通过以上的综合防治措施,2d后基本控制了疫情,2011年3月5日跟踪反馈时情况良好.现在仔猪断乳成活率可达95%以上.6体会1)哺乳仔猪发生黄痢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猪和带菌猪,患猪通过粪便排出病原菌,哺乳仔猪接触了污染的水源,饲料,产床,用具和分娩母猪的

7、乳头及皮肤而感染.该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大多数都集中在福建畜牧兽医第33卷第5期2011年一起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文献标识码:B黄明芳福建省仙游县畜牧兽医局351200文章编号:1003—4331(2011)05—0060—022010年以来,仙游县几个乡镇相继发生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及时确诊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基本上控制了疾病的蔓延.但进人秋,冬季以来,猪群发病率,病死率明显升高,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经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1发病情况2010年

8、l0月仙游县某乡镇某养猪场饲养约l000头生猪,其中经产母猪80头,因想扩大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