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

法院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

ID:11092921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法院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1页
法院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2页
法院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3页
法院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4页
法院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院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法院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法院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和新期待。如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所指出的,“不仅要求司法结果公正,还期待司法过程公开透明;不仅要求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还期待对司法活动的参与权和监督权”。这些新要求、新期待凸显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尊重和保护3-”事人与社会公众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必要性,也需要法院的审判活动更透明、更开放、更民主、更亲民。如何进一步加强司法公开建设,探索建立更加合理、及时、透明、有效、科学的司法公开制度,充分回应民

2、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回应的问题。新形势下司法公开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司法公开是约束和指导法院司法工作的宪法原则。承载着人权保障和民主监督的双重职能,②我国对该原则的落实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2007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司法公开工作。我院自1995年成立以来,不断探索深化司法公开的有效途径,从首家公开承诺旁听公开,到严格落实4项公开听证制度和5项司法公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开措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3、但调研发现,现阶段的司法公开面临如下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司法公开建设、提高司法透明度:司法公开的发展现状与当事人、社会民众不断增长的权利主体意识和权利保障需求之间存在差距。1.公开理念的权力主导性。现阶段的司法公开体现更多的是法院本位与主导的指导思想,未完全以满足3-”事人的司法主体性需求以及确认和保障当事人和民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根本出发点和主导目标追求。司法公开更多的被定位于司法权力的运行方式,远未被转化为当事人和民众的一种权利话语的表达方式,导致程序的工具化和公开的形式化。2.公开范围的有限性。目前司法公开强调的是

4、有限.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架起桥梁。在这一过程中,当事人之间的证据和诉讼意见、法院的处理意见和推理过程需要在这样的平台上彼此交涉,互相竞争的价值或利益主张也需要在此平台上充分博弈,由此形成的裁判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被当事人和民众所认同,发挥其定分止争、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程序这种交涉功能在法院单纯解决纠纷的过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中同样有着发挥的空间,但现阶段的司法公开却无法有效地发挥这一交涉功能,原因在于:第一,现阶段的司法公开忽视了司法公开义务主体的多元性和裁判过程盼交涉性。法院除对社会

5、公众负有公开义务外,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当事人彼此之间均互为公开义务主体,当事人的诉讼理由和证据既应该向法院公开,也应该彼此公开,法官确定的审理焦点,作出判决的事实、理由、依据和推理过程均应该向当事人充分公开,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保障当事人的辩论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促成司法过程的交涉性,也使得司法运作过程最大限度地处于当事人可以监督的透明状态。但现阶段的司法公开对司法过程向当事人的公开、当事人之间的彼此公开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法官释明制度、审前沟通制度、判后答疑制度等法官与当事A-~.N的沟通商谈机制以及当事人诉讼意见和证据的透明化机制等均未有效

6、建立,个别法官对庭审或谈话焦点把握不准确、二审案件审理方式缺乏预测性、当事人突袭诉讼和法官突袭裁判以及当事人对裁判不认同等现象依旧存在。第二,现有的司法公开对以裁判文书为载体的实体性静态公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对于开庭、审理等动态的程序性司法公开,裁判文书属于静态实体性的司法公开,承载着向当事人尤其是公众公开案件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审理过程、法院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法律推理过程以及案件确定的裁判规则的功能,是法院公开、公正审判的书面栽体。但现阶段的司法公开凸显的是以开庭、宣判等程序性事项

7、为重点的动态公开,对于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对不同诉讼意见的回应性、对重大程序行为记载的全面性,以及通过裁判文书的改革促进法官素质的提高、裁判依据的公开、统一执法尺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应制度也不尽完善。在课题组针对“我院裁判文书改革建议”的调查中,回收的264份问卷中有250份问卷对此进行了回答,反映了裁判文书在发挥静态司法公开功能方面与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改革建议项目│当事人数盆│占总数的比例│├──────────────────┼─────┼──────

8、┤│记载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意见应该更加完整│83│39%│├──────────────────┼─────┼──────┤│证据采纳或者不采纳的理由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