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类型及其特点与机制

英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类型及其特点与机制

ID:11102100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英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类型及其特点与机制_第1页
英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类型及其特点与机制_第2页
英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类型及其特点与机制_第3页
英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类型及其特点与机制_第4页
英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类型及其特点与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类型及其特点与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英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类型及其特点与机制  英国是高等教育历史悠久且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充分发展的国家。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备受关注,城镇化道路是我国的长期国策,研究英国的大学与城市互动的关系,分析其内在机制,有助于为我国统筹制订高等教育和城镇化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英国拥有世界高等教育博物馆之称,其高等教育体系有着深刻的历史印记,一般按产生的历史背景分为五类:老大学(古典大学)、伦敦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92后升格大学,英国的城市历史更为悠久,发展格局各有特色,笔者根据英国大学与

2、城市的互动关系特征,将其分为五种类型,探讨其特点和机制。  一、经院制带动城市发展的津桥模式  津桥模式互动的特点在于英国古典大学因学者集聚而发起,大学带动城市发展。中世纪的英国知识分子怀抱着探究学问的理想,坚定信念集聚求学,在经院制背景下逐渐建立了牛津和剑桥大学。经过艰苦斗争使大学获得特权并长足发展,大学主导了牛津城和剑桥城,城市的脉搏随大学而动。古典大学精神主导城市的主流文化,大学没有围墙,城市的主体是大学,城市资源集中支持大学发展,津桥大学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成长达至世界高等教育的顶峰,也把城市

3、带到世界名城的高度。  津桥模式的主要成因是中世纪社会特征下的文化主导。津桥大学的诞生恰值13世纪英国城市处于机构化阶段,社团组织风生水起,代表各行业利益的行会盛行,知识分子们以大学为组织契合了行会氛围,学者们在经院制的大学集聚求学共同生活,凝聚资源与社会其他组织相抗衡,以维护其独特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追求学术自治和独立自由。每个城市中,只要某职业有大量的人,就会组织起来,以便保护其利益,引入有利于己的垄断机制。  坚持学术自治精神,经过不懈努力,津桥大学逐步确立了对城市的引领地位。津桥模式大学与城市

4、互动的方式主要体现在:  一是城市围绕大学运转,促进津桥大学获得学术成就。城市资源围绕大学这一核心来配置,城市与大学战略趋同,携手打造学术导向的环境。在冷静的学术氛围中,800年来津桥大学坚持学术本位不为世事纷扰所动,剑桥大学以88人获得诺贝尔奖高居世界大学之首,为人类知识进步贡献卓越,牛津大学培养出数以万计的政治和社会精英。在过去几百年,牛津培养出的政治家比其他所有大学加在一起还要多。  二是津桥大学深刻影响城市的市政风格。津桥大学数百年来坚持传统的学术生活方式,牛津城和剑桥城的市政规划和建设深受

5、影响,私家车的使用亦严格受限,步行生活方式和传统建筑得以保护,城市保持优雅的学术氛围。  三是津桥大学引领城市的经济结构。因其学术圣殿地位而引致牛津和剑桥城的旅游业兴起,出版业等服务业成其经济特色;现代津桥大学适时变革适应社会,1981年以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科学园引领大学以科研和知识成果转化带动城市经济和就业,被称为剑桥现象。  二、工业革命催生城市带动大学的维多利亚模式  维多利亚模式互动的特点是新兴工业城市带动城市大学的产生,大学服务于城市发展。工业革命后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利兹等新兴工业

6、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和工业化急需人才,边沁功利主义思想崛起,古典大学仍坚持人文教育传统,城市学院应运而生。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有11所城市学院创办,主要有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1851)及利物浦大学学院(1881)等,创设在工业重镇和重要港口城市。  维多利亚模式的主要成因是经济主导,来自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双重动力。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化提速,城市经济和人口突增,带动城市大学产生并发展。该时期英国城市化的速度与水平均处世界第一,城市化率1801-1890年间从26%提至72%,1851年以54%

7、率先城市人口过半,当时法国为25%,俄国7%,美国13%。人口增长结构趋势主要向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流动。产业结构从农业转为工业为主,大量城市新增人口需要高等教育,以适应工业化进度;工业化带来的资本积累为建设大学提供物质支持。  维多利亚模式大学与城市互动的方式体现在:  其一,城市大学的建校资金来自所在城市。新兴工业城市的制造业发展急需技术人才,地方工商业精英或市民团体积极促进建立城市大学,主要通过当地企业家捐助和市民集资等方式形成了起始建校资金。曼彻斯特的欧文斯学院是利用曼彻斯特纺

8、织品商人约翰欧文斯的遗产建立,伯明翰的梅森理学院由当地企业家约西亚梅森创办,谢菲尔德大学由钢铁大王马克费思创办,利兹的约克郡学院则主要由市民集资得以设立。  其二,城市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城市的专业化分工相匹配。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支配下,各城市结合禀赋结构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专业分工的城市体系,比如曼彻斯特依托附近廉价的煤炭和近邻港口利物浦进口的原棉,18世纪工业革命时借助凯伊飞梭和缪尔纺纱机造就纺织城,到19世纪蒸汽机普遍采用而大工厂林立,曼城空前繁荣;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