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

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

ID:1110239

大小:1.03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7-11-07

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_第1页
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_第2页
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_第3页
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_第4页
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和任务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于2003年4月15日对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划定矿区范围的申请以晋矿采划字[2003]57号文予以批复。批准的井田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井田面积12.8878km2。规划生产能力60万t/a,预计服务年限70年。矿区范围8个拐点坐标如下:1.X=4102100.00Y=19572900.002.X=4100000.00Y=19572900.003.X=4100000.00Y=19568000.004.X=4103700.00Y=1956800

2、0.005.X=4103700.00Y=19568948.006.X=4101488.50Y=19568948.107.X=4101500.70Y=19570430.808.X=4103700.00Y=19570420.00山西省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于2003年4月委托山西微宇资源勘察院编制了《山西金晖万峰煤矿地质报告》。为井田开发利用和可行性研究论证及采矿权评估提供了地质依据。因矿井设计和办理采矿登记手续的需要,对本井田需进行进一步地质勘探工作。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由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

3、48队对本井田进行精查地质勘探。148队中标后与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共同参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有关规定和设计的需求,确定本次勘探的主要地质任务如下:1、进一步查明井田构造形态。2、控制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的底板等高线。3、详细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控制先期开采地段内各可采煤层的可采范围。4、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及其在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的变化。5、详细查明井田文水地质条件,评价矿井充水因素,预算先期开采地段矿井涌水量,预测开采过程中发生突水的

4、可能性及地段,评价开采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评价矿井水的利用可能性途径。6、详细研究先期开采地段和初采区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趋势、煤尘爆炸危险性及地温变化等开采技术条件,并作出相应评价。7、估算各可采煤层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量,在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探明的和控制的比例应不少于本地段总量的70%。148队在《山西金晖万峰煤矿地质报告》的基础上又充分收集了以往地质资料,经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及本次勘探的地质任务,于2003年7月编制了《山西省霍西煤

5、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设计》。本次共设计了9个钻孔,其中井筒检查孔2个(W4、W9),水文孔1个(W8),地质孔6个(W1、W2、W3、W5、W6、W7)。148队于2003年9月—2004年4月进行了野外施工工作,于2004年5月完成了《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报告》编制工作。第二节位置与交通一、位置山西金晖万峰煤矿(以下简称本井田)位于山西省霍西煤田汾孝矿区东部,行政区划属孝义市下栅乡管辖,在孝义市区南约10km处,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1°45′51″—111°49′11″,北纬37°01′42″—37°03′41″。

6、南邻义棠煤矿,西邻宜兴井田。二、交通南同蒲铁路干线由井田东侧介休市经过,介休至阳泉曲铁路支线,由井田东侧经过,距本井田约5km左右。汾阳—介休公路亦从本井田东部通过,井田内有简易公路多条,井田内及周边交通条件良好(见图1-1)。图1-1交通位置图第三节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本井田地处黄土高原,属吕梁山南段东侧的低山、丘陵地区,地貌类型以侵蚀的黄土梁、峁为主,其次为黄土沟谷地貌。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角标高940.2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角,标高765.1m,最大高差175.1m。二、地表水系本井田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流水河

7、流,仅在雨季井田内沟谷中有季节性流水,向东流入文峪河,最后流入汾河。三、气象本井田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度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多年日平均最高气温32.5℃,日平均最低气温-21.0℃,年平均气温12.5℃。全年无霜期175天,每年11月冻结,翌年3月解冻,最大冻土深度0.91m,年降水量为374.4—577.7mm,大多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711mm,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四、地震据历史记载,山西省地震频频发生,也影响到本井田,1291年(元朝)临汾地震死亡万人以上,1566年(明朝)永清

8、地震亦损失惨重,1618年介休地震,“域垣房屋倾倒殆尽,民多被压死,遍及山西四十余域。”近期地震活动边较频繁,1956年太原地震,1979年6月介休地震部分房檐塌落,震级为5.1级。由于该区北近晋中新断裂,东近霍山大断裂,新生代以来,晋中新裂陷边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