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

ID:11103950

大小:4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0

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创新意识,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意识。研究显示,人类有80%的潜能被埋没。我们应该千方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联想,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训练。排除创新思维中的障碍,营造创新教育气氛,改革考试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共同探讨、尝试创新教育的各种教学方法。  随着全国高校连续几年扩招以及社会办学迅速崛起,技校招生就显得极其困难,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这对技工教育是个挑战。要摆脱困境,技校的出路只能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任何伟大的创造发明,都源于

2、创新意识。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有创新欲望和要求,才会有探索研究,才会有成功。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在科研成果面前不屑一顾地说:“这还不简单,谁都会!”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创新意识,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意识。研究显示,人类有80%的潜能被埋没。我们应该千方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联想,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训练。排除创新思维中的障碍,营造创新教育气氛,改革考试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共同探讨、尝试创新教育的各种教学方法。  随着全国高校连续几年扩招以及社会办学迅速崛起,技校招生就显得极其困难,就业形势

3、也日趋严峻,这对技工教育是个挑战。要摆脱困境,技校的出路只能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任何伟大的创造发明,都源于创新意识。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有创新欲望和要求,才会有探索研究,才会有成功。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在科研成果面前不屑一顾地说:“这还不简单,谁都会!”或许,人人都具有创造力,但是,不是人人都具有创新意识,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会去观察生活、反复思考生活中引人注意的问题,并设法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疑难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要创造、要发明的愿望。创新意识比创造力更重要,若把创造力比作钞票,那创新意识应该就是验钞机了,它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

4、试想,一个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对任何新生事物毫无兴趣的人,决不会想到去创造发明,所以,从小就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引发创造性成果,它是人类智慧的核心。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制度的不断完善,都离不开创新意识这个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有许多事业成功的人土都受益于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改变了不少人的人生道路,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培养、训练得到不断的提高。技校生将来是各企业技术岗位操作的主体,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最佳条件,因此,技校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积极开设创新思维训练

5、课,为学生将来的创新事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将来在技术改革、设备创新中,技校生是企业的中坚力量,给我们留下了无限多无限美的想像空间。  一、要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或是学习、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按常规的思维方法要么是不能解决,要么是太繁琐,太费时、费力。是否能寻求一种简捷、高效的办法来解决呢?这种想法,实际上就是创新意识。  德国数学家高斯小时候,他的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数学题:“从1到100的数依次相加,和是多少?”别的同学一个劲地计算加法,而高斯则静静地独立思考,他从排列有序的数字上发现了规律:即首尾两个数依次相加其和相同。如:1、2、3……98、99、100,于是他

6、很快算出了答案:101X50=5050。高斯摒弃了繁琐的演算,利用数字的组合,找到了最快捷的计算方法,这是典型的创新思维。如果他没有改变旧算法的意愿,也就是没有创新意识,他也不会获得成功,而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认真地重复前人的计算方法,足见创新意识比创新力更重要。  创新意识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都是为了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难题。为了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各种难题,让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解决难题,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必将得到显著提高。某公安局在考核刑侦人员时,出了一道题:给每个应考者发一大串钥匙,令其在限定的时间内去打开一扇指定的房门。结

7、果,绝大部分考生都拿着钥匙,一遍又一遍地去试开房间,都没有结果,因为他们都没跳出“钥匙开门”的思维方式。只有其中一位,飞起一脚,踢开了房门。他经过分析,运用了逆向思维,因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试完大串的钥匙。这是考验分析、判断的能力,他们必须具有敏捷、果断、无畏的品质。我们也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提高分析、判断力的考题。前不久,看到一则故事,讲的是有一个文物专家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在卖一只铁猫,要价500元。专家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猫眼是珍珠做的,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