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教案终稿

高电压技术教案终稿

ID:11109163

大小:2.44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07-10

高电压技术教案终稿_第1页
高电压技术教案终稿_第2页
高电压技术教案终稿_第3页
高电压技术教案终稿_第4页
高电压技术教案终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电压技术教案终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电压技术教案第62页,共62页教案(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高电压技术课程编号课程性质考查教学时数30教学对象05电力本授课教师谢彦斌职称讲师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2008年10月高电压技术教案第62页,共62页(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高电压技术课程是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各类电介质在高电场下的电气绝缘特性,电气设备绝缘实验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电力系统中绝缘与作用电压这一对矛盾,掌握从事电力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行的必要的

2、基础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电介质在高电场下的电气绝缘特性,电气设备绝缘实验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①:气体的放电基本物理过程和电气强度②:绝缘预防性试验和高电压试验③: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电力系统防雷保护④: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⑤:电力系统绝缘配合2、难点:①:气体的放电基本物理过程和电气强度②: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③: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电力系统防雷保护④: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⑤:电力系统绝缘配合(三)教学方法:板书讲解。(四)课时安排总课时:30课时,其中:气体

3、的放电基本物理过程和电气强度:5课时液体、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3课时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3课时绝缘的高电压试验:3课时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与诊断1课时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4课时高电压技术教案第62页,共62页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2课时电力系统防雷保护:3课时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4课时电力系统绝缘配合:2课时(五)考核方式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六)参考教材:周泽存主编,高电压技术(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第一章气体的放电基本物理过程和电气强度教研室:电气教研室教师姓名:谢彦斌课程名称高电压

4、技术授课专业及班次05级电力本科班授课内容1、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2、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3、空气间隙在各种电压下的击穿特性4、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特性的影响5、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6、沿面放电及防污对策授课方式及学时板书,5学时目的要求让学生掌握气体放电的基本理论及规律、击穿特性和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等。重点与难点重点:1、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2、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3、空气间隙在各种电压下的击穿特性4、沿面放电及防污对策难点:1、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2、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1

5、、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1节课2、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1节课3、空气间隙在各种电压下的击穿特性:1节课4、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特性的影响:0.5节课5、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0.5节课6、沿面放电及防污对策:1节课教具黑板、粉笔高电压技术教案第62页,共62页参考资料周泽存主编,高电压技术(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第一节、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气体放电类型:非自持放电:依靠外电离因素的作用才能维持的放电过程自持放电:因电压足够大,气隙中电离过程仅靠外施电压就可维持的放电过程。结合教材中图1-1,1-2讲解。汤逊理论2

6、0世纪初,汤逊对电场均匀、气压低、气隙短的气体放电实验进行总结,得到较系统的气体放电理论即所谓的汤逊理论。简介如下:光源→电子(光电离)→电子向阳极方向运动(电场的作用)→碰撞电离→产生新的电子→产生剧增的电子崩/雪崩→电子崩中的正离子向阴极方向运动→加强阴极场强且撞击阴极表面→阴极表面发生电离→新的电子发射→新的循环过程。为了定量分析气隙中气体放电过程,引入3三个参数:αβуα:1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行经1CM平均发生的撞击电离次数。β:1个正离子沿电场方向行经1CM平均发生的撞击电离次数。у:每个碰撞阴极表面的正离子使阴

7、极金属释放出的平均自由电子数。结合教材中图1-4可得:均匀电场中自持放电的条件为:у(eαd-1)≥1(教材中为=号)汤逊理论的实质:1、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2、二次电子来源主要是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是阴极表面逸出的电子3、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流注理论汤逊理论可以较好的解决电场均匀、气压低、气隙短(pd≤26.66kPa.cm)的气体放电现象,但用来解释现实中发生的气压高、气隙长的气体放电现象(如雷电)时却出现了矛盾。主要表现在:1、实测大气击穿时间远低于按汤逊理论推测的时间2、在大气压力下的气体

8、放电几乎与阴极材料无关3、大气中发生气体击穿时会出现带有分支的明亮细长通道(均场中是均匀连续发展的)此时只能用流注理论来解释如下:外电离因素→阴极附近产生起始电子→电子向阳极方向运动(电场的作用)→碰撞电离→初始电子崩(正离子与电子迁移速度不同,形状见图1-6)→空间电场产生畸变,即电子崩外围电场加强而崩内电场减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