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

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

ID:11110092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_第1页
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_第2页
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_第3页
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_第4页
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临床研究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妇幼保健院刘春社王彩虹郭春生744300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就诊的1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自拟祛邪蠲痹汤”,对照组服甘肃皇甫谧制药厂生产的补肾强身胶囊,两粒/次,2次/日;广州敬修堂制药厂生产的追风透骨丸,1丸/次,2次/日。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3%、70.4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关键词:痹症治疗

2、自拟祛邪蠲痹汤痹症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肌肉的疼痛、肿胀、重着、麻木,甚或活动不利的一类疾患。根据痹症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的风湿病性关节炎、类风湿病关节炎,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痛风等均属于痹症,其他如胶原性疾病累及关节,而出现痹症征候者,也可属此范围。笔者从2005年开始就对痹症进行研究,不断学习总结,自2009年选用“自拟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就诊的1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男48例,女44例

3、,年龄23~60岁,病程2~30年。对照组88例,男45例,女43例;年龄19~60岁,病程2~3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标准如下:1.2.1以四肢大关节走窜疼痛为主,伴重着、酸楚、麻木、关节屈伸不利。多有恶寒、发热等症。1.2.2病前多有咽痛乳蛾史,或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史。1.2.3部分患者可有低热,四肢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常可心脏受累。1.2.4血沉增快,抗链球菌素“O”大于500单位。1.3方法1.3.1方药组成:桂枝10g

4、知母10g白术10g附子10g(生者先煎2小时)麻黄10g细辛6g川断15g牛膝15g伸筋草20g当归15g白芍15g天南星10g生姜8g炙甘草8g1.3.2随证加减:偏血虚者加熟地;偏气虚者加黄芪;上肢痛甚者加姜黄、桑枝;下肢痛甚者加独活;肩背疼痛者加羌活、独活;全身关节均痛者加威灵仙、虎杖;寒盛冷痛者去附子加川草乌(生者先煎);刺痛难忍者加乳香、没药;关节畸形加全蝎、蜈蚣、乌梢蛇等。发热者加石膏,薏苡仁;关节红肿热痛者,倍加芍药、知母、甘草。1.3.3用药方法:一日一剂,早晚各一次,先泡20分钟,煎30分钟,每次煎取200ml左右,用药期间不用其他西药。另外嘱病人

5、服药期间忌生冷及油腻之品,避风寒,加强锻炼。治疗组用上述中药方剂。对照组服甘肃皇甫谧制药厂生产的补肾强身胶囊,两粒/次,2次/日;广州敬修堂制药厂生产的追风透骨丸,1丸/次,2次/日。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1.4疗效评定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1.4.1治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1.4.2好转: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1.4.3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进步。1.5统计学方法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2结果两组疗效的

6、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治愈33例(35.87%),好转49例(53.26%),未愈10例(10.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5%,治愈22例(25.0%),好转40例(45.45%),未愈26例(29.5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x2=9.81,P<0.005)。3讨论《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病程较长,治疗效果也不明显,采用中药治疗的方药也较多,效果各有千秋。根据我的临床经验,认为痹症的发生是重感邪气或饮食不节致人体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气而成,正如《素问·痹论

7、》曰“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济生方·痹》所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1】;《灵枢·五变》篇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痹症的病机是邪气阻痹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关键是“痹而不通”,引起气血不通的因素有气虚、寒凝、气滞、血瘀、痰留等。由于风寒湿邪袭入人体,阴阳气血不足,筋脉骨节失养,则见肢体关节酸软无力,面色萎黄,身体消瘦,四肢不温等“不荣”之症;寒湿入侵,阻滞经脉,气血闭阻,运行不畅,瘀血阻络,故又见肢节疼痛、肿胀等“不通”之症。由于病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可以互结,也可以和外邪结合,阻闭经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