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集煤矿副井井筒套壁施工组织设计

板集煤矿副井井筒套壁施工组织设计

ID:11111168

大小:480.5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8-07-10

板集煤矿副井井筒套壁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板集煤矿副井井筒套壁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板集煤矿副井井筒套壁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板集煤矿副井井筒套壁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板集煤矿副井井筒套壁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集煤矿副井井筒套壁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通过认真分析板集煤矿副井井筒修复施工图纸设计和有关会议纪要、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该工程施工的难点与特点,编制了本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修复施工阶段的安全、高效地完成。一、设计特点1、井筒套壁施工期间采用四层吊盘作业,从下向上连续不间断作业,确保井壁接茬良好,封水性较强。2、副井采用两套单钩提升,主钩提升选用JKZ-2.8/15.5绞车提升3m3吊桶(2m3底卸式吊桶),承担升降人员、提升渣石、物料;副钩提升选用JK-2.5/20A绞车提升1.5m3吊桶,辅助提升渣石、物料;2m3底卸式吊桶进行下放混凝土,

2、混凝土通过吊盘上安装分灰器入模。3、为确保井下排水,使用DC50-80×11离心卧泵结合φ108×4.5mm无缝钢管进行排水。4、套壁时金属模板循环使用,拆除后使用JK-2.5/20A绞车提升吊篮打运模板。确保吊篮安全下放,做好模板防坠措施。5、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项目法管理,实现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四大控制。6、坚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实行标准化管理,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7、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污水排放、噪音、粉尘与废气排放等均符合国家标准,做到文明施工。二、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现

3、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在确保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以及合同文件所规定其它指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552、积极合理地采用和推广国内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施工经验,优选施工方案,组织平行交叉作业,坚持正规循环,加快施工进度。3、选用成熟施工经验,合理组织和综合平衡各种资源,优化劳动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实现。4、施工方案安全可靠、工期科学合理。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安全、文明施工,确保修复施工快捷高效的完成。5、针对本工程的特殊性,做到技术可靠

4、、经济合理、可控性好、可操作性强、关键点清晰、预防及应急措施齐全可靠。6、坚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实现标准化管理,实现安全“两无”---无重伤、无死亡的管理目标。三、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合同》、《板集煤矿副井井筒地质柱状图》、《板集煤矿副井井筒井壁结构图》(图纸号S1406-116X-1)及相关专家会议纪要等其他相关资料;2、《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1083-2011);3、《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版);4、《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5、《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

5、3-2010);6、《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7、《煤炭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煤规字<1999>第34号);8、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或地方标准、规范;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等。四、安全管理目标无重伤、无死亡,实现文明施工。五、工程质量符合《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验收评定合格标准。55第一章工程概况1.1概述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板集矿井,位于淮南煤田西部的利辛、颖上和阜阳三地交界处,行政区划隶属利辛县胡集镇境内。井田北距利辛县约

6、25Km,南距颖上县约30Km左右,交通十分便利。该矿井由煤炭工业部合肥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t/a。主、副、风三个井筒设在同一工业广场内,工业广场内地势平坦。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井筒表土段及风化基岩段采用钻井法施工,基岩段采用钻爆法施工。其副井井筒基岩段及相关硐室工程由中煤一建第四十九工程处承建,井筒直径Φ7.0m,井口临时出车轨面标高+27.50m,井底出车轨面标高为-735.00m,全深795.5m,井底为双侧马头门出车;根据板集煤矿建井综合规划,副井井筒落底后,由中煤三建机电安装工程处对其进行

7、永久井筒装备,且已基本施工完毕。2009年4月18日,该煤矿副井发生突水事故,大量突水携带大量泥沙在淹没井下大巷后并将副井及风、主井井筒基本淹没。突水事故造成副井井筒内的永久装备损毁严重,受大量突水冲击后,副井装备的主、副罐笼因提升绳破断相继坠落,导致井筒内永久改绞装备及井壁损毁程度进一步加大。突水事故发生后,矿方积极应对,迅速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对副井突水的原因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进行讨论,并及时成立专家组负责专门研究治水复矿措施。专家组在充分分析研究突水原因、突水过程和工业广场地面变形的基础上提出了“抛填—注浆—冻

8、结—排水—清淤—修复”的治水技术路线。目前板集煤矿主、副、风三井筒的治水、清淤、修复工程进展顺利,风井、主井正在进行修复工作,根据2012年9月22日和2013年5月9日的会议精神,决定对副井进行修复工作。1.2井筒技术特征副井井筒技术特征见下表1-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原)数量(现)1井口标高m+27.500+27.5002井底标高m-768.000-7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