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资料整理后

运动系统资料整理后

ID:11112408

大小:12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0

运动系统资料整理后_第1页
运动系统资料整理后_第2页
运动系统资料整理后_第3页
运动系统资料整理后_第4页
运动系统资料整理后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系统资料整理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运动系统第一单元骨折概论一、骨折的临表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一)全身表现:1.休克:出血导致2.发热: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由于血肿形成,可出现血肿吸收热(小于38°),出现高热时则考虑为感染可能。(二)局部表现:1.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2.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具有之一即可诊断骨折,但骨折并不一定有这些表现(三)影像学检查:X线、CT、MRI二、骨折的并发症  (一)早期并发症  1.休克2.脂肪栓塞综合征:骨髓中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长骨

2、骨折的易伴发!3.重要的内脏器官损伤:脾最常见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1)重要血管损伤:股骨髁上骨折(腘动脉损伤),胫骨上段骨折(胫前或胫后动脉),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肱动脉损伤)。(2)周围神经损伤: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损伤桡神经,腓骨颈骨折易损伤腓总神经。(3)脊髓损伤:多发生在颈段和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时,可以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不同程度的瘫痪。5.骨筋膜室综合征: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最常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创伤后剧

3、烈疼痛进行性加剧,治疗应立即切开筋膜减压(唯一有效方法)分三期:  (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这是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完全恢复。(2)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的完全缺血或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在积极恢复其血液供应后,尚能部分恢复,但因瘢痕挛缩而形成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3)坏疽:范围广、时间久的完全缺血,其结果为大量肌坏疽,无法修复,常需截肢,  (二)晚期并发症  1.坠积性肺炎2.褥疮常见部位有骶骨部、髋部、足跟部。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感染  5.

4、骨化性肌炎又称为创伤性骨化。6.创伤性关节炎7.关节僵硬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8.急性骨萎缩9.缺血性骨坏死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下或颈囊内型)  10.缺血性肌挛缩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典型畸形为爪性手、足。  三、骨折的急救及治疗   (一)骨折急救抢救生命第一上肢绑胸前,下肢与健侧捆绑一起,脊柱用平托  目的是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病人生命、保护患肢,安全而迅速地运送患者,以便使其尽快获得妥善的治疗。  1.抢救生命2.创口

5、包扎3.妥善固定(最重要的措施)急救固定的目的:①避免在搬运时加重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等的损伤;②避免骨折端活动,减轻病人痛苦;③便于运送。4.迅速转运  (二)骨折的治疗原则:三大原则:复位(基础)、固定、功能锻炼。  1.复位切开复位适应证:①骨折断端间有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嵌入;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理想,将影响关节功能者;③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即使骨折愈合)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④骨折并发主要的神经血管损伤,在处理神经血管时,可同时切开复位;⑤多发性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

6、疗,防止发生并发症,可选择适当骨折部位施行切开复位;⑥骨折畸形愈合及骨折不愈合者。  (2)复位标准:1)解剖复位:不一定要达到解剖复位!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但功能复位仍有一些必须遵守的标准:  ①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位: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应超过1cm,上肢不应超过2cm。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下肢骨折缩短在2cm以内,若无骨骺损伤,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纠正。③成角移位:侧方成角移

7、位,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  ④侧方移位: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2.骨折的固定: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骨折的固定方法有两类:外固定和内固定:外固定器不限制关节活动,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内固定创伤大、愈合慢3.功能锻炼: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保证:(1)早期阶段:骨折后l~2周内,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2)中期阶段:即骨折2周以后,应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逐渐缓慢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以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3)晚期阶段:骨折已达临床愈合

8、标准,外固定已拆除,此时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三)开放性骨折:处理原则是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尽可能地防止感染,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1.定义:开放性骨折即骨折部位皮肤和黏膜破裂,骨折与外界相通。特例:耻骨骨折伴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致直肠破裂。其最大危险是由于创口被污染,大量细菌侵入,并在局部迅速繁殖,导致骨感染。 2.清创的时间:原则上,清创越早,感染机会越少,治疗效果越好。一般认为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创口绝大多数能一期愈合,应尽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