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查技术规范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

ID:11114779

大小: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0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_第1页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_第2页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_第3页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_第4页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土壤调查技术规范简介: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基本因素之一。暗管排水系统可以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通透性,通过减少毛细作用、加强淋洗来降低土壤中的含盐量。  暗管排碱系统的最优设计需要一系列土壤状况信息,主要包括土质、土层和不同层面土壤渗透性(设计管位以上及以下)。要想在暗管排碱系统安装完毕后,能够恰当地控制水位,充分发挥该系统的有效作用,预先搞好田间调查,弄清铺管前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的水位和其含盐量是非常必要的。  钻孔土壤调查法是一种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很容易反映出土壤情况和渗透性。钻孔的田间位置是具有代表性的;钻孔时钻出

2、的土样需分别加以描述,并取部分土样带回实验室测定土壤含盐量和土壤粒径级配,钻到预定的深度后还要进行土壤渗透性的测量。同时,还需记录下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的含盐量(测EC)。  这份手册供田间调查人员的田间实际操作和田间数据分析作参考。其主要内容如下:l田间调查l田间土质判定l土壤渗透性的测定l土壤分析l调查数据处理应注意的问题1、1田间调查钻孔法1、1、1资料:地形图1、1、2工具:卷尺、方便袋、铅笔、秒表、标签、EC表、读数架、响坠、记录板、调查表、水桶、交通、工具1、1、3钻孔法步骤:1)布点:根据地形图的情况,采用规则布点、星型布点或

3、之字型布点。设计钻孔点分布布局,使布点能最好地反映出土层断面变化趋势。每500m-1000m取一点(取决于该地区实际特点和取点时间)。通过土层的变化和K值来确认这套布点设计是否能反映该地区的变异性。依据以上分析,如果从原布点设计获得的数据不能完全反映该地区的变异性,则需进一步弥补原设计。变化性大,每5公顷取一点;变化性不很大,每10-15公顷取一点;变化性很小,每25公顷取一点。选点时注意:l距最近的渠、沟、路至少10米;l在自然地平或接近自然地平处取点。2)钻孔取样钻孔前,两人先要将点的位置测量好,并将表层土清理平整。要避免表层舒松的

4、土壤、植物等杂物掉入孔中。还应在钻孔左前方另平整一块2×2米的平地,用来成列排放钻出的不同层面土壤,以便描述。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钻柄,稍稍向下用力。如遇到硬且干的层面时,可加大向下钻的力度。通常经完全的2-3转之后,钻头即可装满,注意每次尽量不要多钻,否则将会给孔深的测量带来不便,精确度难以保证。3)向上提钻时,可仍慢慢按顺时方向转动提出,以免土壤从钻头中掉下。4)如遇湿的粘土层,注意要经常清理钻孔。往孔中下钻时,轻轻转着放入,不要向下施力,清理到底部再将钻提出。清理出的土壤扔掉即可。5)钻出的粘土需人工将其从钻头上取下,这样可以保证取出

5、的粘土块内部结构不受破坏。6)每次钻出的土,一般顶层的1/3属混合土,因为每次钻时难免都会从地表或上层孔壁带下一点土。故顶层的1/3是不能用来取样的,通常把它扔掉。7)正常操作,每次钻出的深度平均为10cm。8)取样时,钻出的上1/3要扔掉,最下面的1/3取样,中间1/3供描述用。取的土样放入袋中后,贴上标签,并注上防水的标记,写明日期、田地号、孔编号、孔深。9)用来描述的土需按列在平整的地上排开,每列放10个,即每列1米。从距钻孔最远的那段开始放,以免钻头上掉下的土混入其它层面土。如图土样孔10)每10cm需计下以下数据,填入表中(土

6、壤调查表)。(假如遇有几个连续的10cm深度层面特征一样,可将它们合并在一起作描述。)l土质:这个特征的描述对整个排碱系统的设计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判定时力求精确。(尤其要注意不透水层面)l土壤颜色:主要的区别    灰色:表示排水情况很差。    褐色、红色或黄色:表示排水情况很好。    红色斑点,灰色斑点:表示地下水位浅,并有大量水曾在此停滞。l土壤的湿度:通过观察,记下土壤的湿度(干、微湿、湿)。l备注:还有其它明显特征如:斑点(红锈斑点或灰斑点)、盐晶体、固结物、大的根系、贝壳等。l土样:记录取样编号和深度。11)每孔在埋管深度

7、取一个土样,用标签记录好编号、深度、日期及PS字样,送到专业机构作土壤粒级分析,该数据用于沙滤料的设计,以确定土壤的粗边界和细边界,来选择适宜的沙滤料。1、2田间土质的判定田间土质描述最通用的标准是美国农业部USDA标准。土质判定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先将微湿的土壤撺成一个3cm小球,然后滴点水混合,直至变粘稠。最后根据土壤形成的形状来判定它的质地。以下是土壤分类的标准:A沙土:比较疏松,颗粒分明,只能堆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小丘。B壤沙:含大量的粉沙和粘土颗粒,带有一点粘合度,可以很容易撮成球状,但是也很容易散开。C沙壤:与壤沙相比,粘合度更大一

8、些,不容易散开。D壤土:可以滚成一个细而长的圆柱状,但一弯即裂。E重壤:同样可以滚成一个细而长的圆柱状,并能弯成U形,但不能继续再弯。F轻粘土:滚成圆柱状后,可弯成环状,但会出现裂缝。G重粘土:滚成圆柱状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