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

ID:11118087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_第1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_第2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_第3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_第4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区位于****市城区西部,面积162平方公里,辖3个农业办事处、7个城区办事处,总人口12万人。近年来,我们紧抓****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科学求进、加快转型”的基调,突出项目支撑,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集聚,积极推进资源型工业向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是2009年的倍,年均增长%,增长率高于全省、全市、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完成亿元,是2009年的倍,年均增长达%,

2、增长率高于全省、全市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总量上升到全市第位,位居全省城区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研****区位于****市城区西部,面积162平方公里,辖3个农业办事处、7个城区办事处,总人口12万人。近年来,我们紧抓****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科学求进、加快转型”的基调,突出项目支撑,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集聚,积极推进资源型工业向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2012年,

3、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是2009年的倍,年均增长%,增长率高于全省、全市、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完成亿元,是2009年的倍,年均增长达%,增长率高于全省、全市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总量上升到全市第位,位居全省城区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  一、突出思想转型,增强发展意识。****区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煤炭工业曾是****区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和枯竭,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我们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攻克发展难题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通过思想转型、观念更新,依托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经过科学

4、论证,大家认为****过去是以工业起家,现在是工业当家,将来还要靠工业发家,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才能在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结合区情,依托产业基础和优势,确立了打造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结构优化、效益显着的西部工业城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工业提升行动计划,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针对各级干部中存在的消极思想,在全区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面推行“三个干什么”工作法,使每一名干部都要清楚应该干什么、思考能够干什么、看看工作干成什么,着力树立主动发展、

5、加快发展的观念,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精力统一到“建设西部工业城、打造北部后花园、构建和谐新****”的工作目标上来,把“投资到****,事事都好办”的理念落实到工作的细枝末节处。科学的发展思路,强大的执行力,为推进全区经济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突出产业集聚,打造发展平台。坚持把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集聚区承载力和竞争力。一是高标准规划。按照“三规合一”的原则,修订完善集聚区总体规划,邀请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规划院,对化工园区进行高水平规划设计,率先通过了省级总体环评、安评,“六大园区”空间布局更合理,

6、集聚区特色更明显、功能更完善、承载能力更强。二是高水平建设。按照“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筹措资金亿元,开工建设经五路等7条道路,形成“六纵十一横”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的道路框架;积极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划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物流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全面提升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累计投资亿元,完成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入驻条件。三是高质量推进。坚持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加快产业集聚的支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抓手,探索出了以“村委会为业主,群众集资,

7、政府扶持,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自筹自建新模式,累计投入资金亿元,建成安置房21万平方米,搬迁安置群众7000余人。新型农村社区的顺利推进,拉大了市西部工业集聚区的城市框架,三产支撑让产城融合有了强大支点,不仅为农民变市民、工人开辟了渠道,更为我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突出培大育强,推动转型升级。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突出龙头带动、链式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壮大企业规模,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优化结构。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成长产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