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30能源与能源问题1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30能源与能源问题1

ID:11120918

大小:18.70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0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30能源与能源问题1_第1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30能源与能源问题1_第2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30能源与能源问题1_第3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30能源与能源问题1_第4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30能源与能源问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30能源与能源问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30能源与能源问题亿t2520151050图1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中国美国印度日本【答案】B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答案】D变化轨迹为b,GDP重心变化轨迹为a。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答案】D【解析】我国能源消费重心位于东部,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就是说要加强我国东部能源生产的发展,结合选项可知

2、东海油气资源开发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39)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过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3)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向上,回答图12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6分)酸雨与水汽结合①残留大气中导致河湖水排

3、放酸性气体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经人体生理活动②危害人体健康材料四:亚马逊河河河口位置(图13)③(4)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四,分析亚马逊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6分)(5)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8分)【答案】(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分),酸化(2分),呼吸(2分)。(4)河口为三角洲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2分)。河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信风顺潮流方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2分)。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2分)。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10080水电60

4、天然气40原油20原煤0①②③④图14.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答案】C【解析】对号入座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反映在柱状统计图上的特点,根据四省的能源生产结构判断:①天然气比重在四省中比较突出,同时拥有煤炭和水电的为四川;②原油比重占居主导地位的为黑龙江;③煤炭虽占主导地位,但是水电比重在四省中昀大的判断为甘肃;④原煤占比重昀大的为河北。原煤原油天然气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A错;只有水电是清洁能源且比重小,B错;原油原煤天然气这些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

5、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候,所以C对;煤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不利用降低酸雨危害,C错。5.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答案】D【解析】根据判断结论①为四川,综合比较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的“地理条件”是正确的。6.(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39)(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

6、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美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百万吨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70煤田附近。6050(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40长趋势与此前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30图13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2010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题。年份相当于世界已知碳排放总量的15吨以上/10.0—14.9吨/5.0—9.9吨/5吨以下/年·人年·人年·人年·人图13(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4分

7、)(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8分)力增强,进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温度升高。7.(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28)图l6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17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14分)原油加工原油生产12%13%309%10%3%4%4%赤道几内亚154%19%105内圈为1990年018%外圈为2006年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图16图17乙烯生产40352520(1)图l6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

8、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和▲。(3分)(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国外方面:▲。国内方面:▲。(3)读图l7,原油生产比重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