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ID:11129260

大小:10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0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_第1页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_第2页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_第3页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_第4页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园丁赞歌,人称视角人教版必修一记叙文写作指导三记叙要选好角度【命题及要求】“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一曲饱含深情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我们想起教过我们的许许多多的老师们。这些老师中,总会有一些令你难忘怀念的,每当你回忆时,伴随他(或她)的点点滴滴总会在你的脑海中浮现。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每一瞬间

2、都有可能在你的心灵上折射出新的感受、新的思考和新的领悟。当与老师共处的一些美妙瞬间闪烁着心灵之花触动了你沉睡的情感,使你怦然心动时,你想诉诸笔端吗?请带着对老师真诚的感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关于老师的记叙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注意记叙的角度。【方法指导站】视角与切入点1、关于“视角”。视角一般指记叙的人称,就是作者记叙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可以说,是指作者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位置上来进行记叙的。记叙的人称有三种,一是第一人称的记叙,二是第二人称的记叙,三是第三人称的记叙。第一人

3、称的记叙: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直接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文中的“我”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自己,在这类习作中,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鲁迅小说中的“我”。第三人称的记叙:以局外人的身

4、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第二人称的记叙:有没有第二人称的记叙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对立的意见。有些文章,有时采用第一人称记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在行文中有时用“你”、“你们”、“朋友”等来称谓来呼唤读者,直接与读者发生感情上的交流。这里第二人称的出现,并未改变作者记叙的立足点,文章依旧属于第一人称的记叙,全篇以“我”作为记叙的立足点,为了记叙的亲切,往往用“你”或“您”来称呼被叙述对象

5、。有时采用第三人称的记叙,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地叙述主人公的事迹,只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用“你”来叙述被叙述对象“他”,但这也并未改变叙述者局外人的立足点,也应划归第三个人称的记叙。三种视角谈不上孰优孰劣,运用得当,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即是最佳选择。2、关于“切入点”。“切入点”即狭义的角度。写作任何文体的文章都有个角度的选择问题。就记叙类文章而言,“切入点”即作者选择和处理写作素材的着眼点,其目的是更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凸显事件的启发意义。就像摄影,可正面,可侧面,可俯拍,可仰拍……选准

6、了恰当的角度,就能拍出最佳艺术效果的照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切入的角度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3、写作举例点拨。(1)我的老师“老师”是这个文题要写的中心人物。“我”限定作者与老师的关系,因此写作本文,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记叙角度,也可选取第三人称的记叙角度。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是所有民族传统、道德的规范,如果都按这一共性来写老师,恐怕天下的老师都是一个样子了。要写好这一题目,必须重点写出老师的个性。“个性”是独有的,是其他人不具备的东西。你的老师的个性,在外人看来可能“很怪”,但你

7、却能透过外在表层,发现其中美好的东西。你只有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充分地挖掘出来,才能给读者树立一个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形象,而且只有这样的形象才是完整、真实、感人的形象。在语言表达上,用亲切、幽默、直率的语言会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2)老师的眼睛“眼睛”的记叙的主体,但此文题中的“眼睛”并不是抽象的,不是让你就老师的眼睛写眼睛,而是要把老师的眼睛同老师的职业与心灵结合起来去记叙和描写。写作本文宜选取第一人称的记叙角度。写老师的“眼睛”,可以根据老师所处的不同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写作素材站】

8、☆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1.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2.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4.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爱因斯坦5、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6.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7.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8、只有一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