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六国论》集注

苏洵《六国论》集注

ID:11134387

大小:6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0

苏洵《六国论》集注_第1页
苏洵《六国论》集注_第2页
苏洵《六国论》集注_第3页
苏洵《六国论》集注_第4页
苏洵《六国论》集注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洵《六国论》集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洵《六国论》集注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破灭:与今义不同。《现代汉语词典》:“破灭:(幻想或希望)落空。”这里的“破灭”是“灭亡”、“毁灭”之义,且表被动。“破”是“破败”、“残破”,“灭”是“灭亡”,“破灭”即“破败而灭亡”。《史记·屈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2.战不善:(在)作战、打仗(方面表现得)不好。不善:不好。“善”不能解作“擅长”?3.赂:贾谊《过秦论》:“于是纵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韩非子·说林下》:“乃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这两句中的“赂”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奉送”,

2、依此则本句中的“赂”也应当解作“奉送”。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九)》也将“弊在赂秦”之“赂”解作“赠送【礼物】”。但是一般的选本多解作“贿赂”(《汉典》即如此)。《现代汉语词典》将动词“贿赂”解作“用财物买通别人”,将“买通”解作“用金钱等收买人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六国割土地给秦国,意在达到不被侵并之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把“赂”解作“贿赂”似乎未尝不可。大纲版、新课标版皆注释为“贿赂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141.中职本《教参》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属于状语后置句。岂不怪哉!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1.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因而。2.道:《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解作“道理”、“规律”、“正道”。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释说:“道:道理,原因。一说道路;途径。”依《现代汉语词典》,“道理”有三义:“事物的规律:他在跟孩子们讲热胀冷缩的道理。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摆事实,讲~︱你的话很有~,我完全同意。办法;打算:怎么办我自有~︱把事情了解清楚再作~。”《现代汉语词典》把“道理”和“方向”、“方法”并列为一个义项,则此“道理”为第三种意思的“道理”,与“办法”同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道理”和“规律”并

4、列为一个义项,则此“道理”为第一种意思的“道理”。参考《辞海》、王力《古代汉语》、《汉典》,“道”之所释“道理”当是第一种意思的“道理”,当然“道”另有“途径”、“方法”、“措施”之义。“破灭之道”的“道”不应当解作“道理”、“规律”,应该解作“措施”、“方法”、“途径”,但这里是指“原因”。二、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141.“互丧”,中职本、新课标本均解作“相继灭亡”,新课标本且进一步解释“互”为“交互”、“相继”。这个“交互”应该是副词,《现代汉语词典》解作“替换着”

5、,“相继”《现代汉语词典》也视为副词,“一个跟着一个”之义。以上二书之解甚确。扬州大学文学院吕胜男《“六国互丧”之“互”字解》(载《汉字文化》2007年第4期)认为解作“交互”不确,应该解作“承接”。实际上作者认为“交互”只有“互相”之义,不知“交互”还有“替换着”之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互丧:彼此灭亡。”大纲版注:“互丧: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彼此”是代词,“那个和这个”之义,“彼此都灭亡”即全都灭亡,显然此注不确。夏麟勉《<六国论>“互”字注释质疑》(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87年第01

6、期)对此注已予辩驳。率: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将“率”字解释为“大率”、“大都”。《现代汉语词词典》:“大率:副词。大概;大致:~如此。”“大都:副词。大多:杜甫的杰出诗篇~写于安史之乱前后。”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则释为“全都”。大纲版、新课标版释为“全都”、“一概”,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同。据《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作为副词,“率”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事情大体如此,不作确切肯定。可译为14‘大抵’、‘大概’、‘大都’等”,二是“表示事情全都如此,不例外。可译为‘全都’、‘一律’等”。“率赂秦”的“率”应该解作“全

7、都”、“一律”,朱本之释误也。盖:《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把这个“盖”字解释为“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人、事、物的情况、性状、数量的揣测、估计。可译为‘大概’、‘也许’、‘大约’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盖:句首语气词,表原因。”大纲版及新课标版均注释曰:“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这个“盖”应该与《游褒禅山记》中“盖音谬也”之“盖”意思、用法相同,但是对于《游褒禅山记》中“盖音谬也”之“盖”,大纲版注释曰:“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新课标版注释曰:“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

8、大概’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盖:①大概:此书之印行~在1902年。②承上文申说理由或原因:屈平之作离骚,~自怨生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盖:⑤副词。大概。《论语·里仁》:‘~有之矣,我未之见也。’⑥连词。连接上句或上一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