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

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

ID:11137838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_第1页
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_第2页
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_第3页
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_第4页
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封建主义+现代文明摘要:孝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早已渗入了每个国人的血液,但是传统孝道与现代文明产生了种种冲突,我们应该加以扬弃,抛弃封建腐朽,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发扬其中对当今社会有益的部分,并合理地注入现代文明,使其转化成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新孝道。现代新孝道对当今我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现代新孝道;传统孝道;现代文明;冲突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05-011.传统孝道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孝道是中国一切传统道德的母体,是几千年来传统中国社会里重要的价值准则。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文化的逐渐渗

2、透,传统“孝道”必然而且已经与现实道德体系发生矛盾以至于冲突。冲突及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西方自由平等、个人本位、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对我国孝道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价值冲突。1.1.16“绝对顺从”与“平等独立”。传统孝道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无条件的“无违”,从财产、行为到婚姻甚至人身都要受到父母的绝对支配。现在,西方的自由、民主、独立、平等的价值观念渗入国民心中,与传统孝道中的“绝对顺从”产生冲突。青年也开始要求父辈尊重他们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亲子关系由尊卑有等向独立平等转变。越来越少的子女还愿意

3、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择偶观念由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1.1.2“养儿防老”与“男女平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说,更强调男性对长辈的赡养义务。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男女平等的大力宣扬以及女权主义思想的出现,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同时女性也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基础,而且人口压力巨大,独生女增多,加之法律的明确规定,赡养双亲也是女性必须承担的职责。1.1.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与“享乐主义、自由自主”。孟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现代西方文明则认为个体有自由选择自己是否生子的权利。西方的“享乐主义”、自由自主的渗透加之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的增加,使某些青年

4、一代为贪图享受,减轻生活负担,成为“丁克一族”,挑战着传统孝道伦理的底线。1.2知识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6知识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是导致传统孝道与现代社会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1.2.1知识创新速度与信息生产规模的急剧上升。在传统农业社会,知识创新的速度极慢,知识的传播主要通过书籍和口耳相传,传播效率相对较低,信息的拥有量与一个人的年龄成正比,年老的人一般经验丰富,拥有权威。传统孝文化是权威文化,长者文化,前喻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信息传播速度十分惊人,知识拥有量与年龄的相关关系越来越模糊,甚至出现负相关。在要求终身学习的现代社会,

5、单以年龄和经验来维持权威越来越靠不住。年长者不再是绝对的权威,传统孝道中的绝对“服从”不得不引起质疑。1.2.2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幅提高。在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制下,血缘化的封闭式家庭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形成了与之相应的一系列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传统孝道强调几世同堂,家大业大,儿女承欢膝下才能尽孝。而在现代,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更多地脱离家庭到大型经济机构中去从事经济活动,人口流动和迁移加剧,家庭模式从传统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儿女对父母在经济、知识经验、土地上的绝对依附逐步转变到可以更加的独立自主。同时,守时惜时、讲求办事效率的6西方观念适应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子女迫于快节

6、奏的生活,繁重的生活压力和遥远的距离,有时”无暇”去孝敬、照顾老人。传统孝道中的这些要求越来越难以实现。1.3法制社会的建立。中国传统社会是用基于情感的道德来调节社会矛盾的,法律制度在传统的宗法血缘社会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本身就是为了维护伦理纲常而设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符合传统孝道的。而在西方,则重视建立在公民关系基础上的公民理性,用法律来调节社会矛盾,场所在法庭,[1]推崇法制。当今中国也逐步建立起法制社会,父子相隐显然已为法理所不容。2.弘扬现代新孝道孝道同其他道德观念一样,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传统孝道中确实有一些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与之冲突的部

7、分,具有强烈的封建主义色彩,如“忠孝相通,移孝忠君”,把孝作为封建统治的工具;“无违亲意,绝对服从”、“知情不举,父子相隐”的愚孝;三年守丧的繁缛礼节等,这些腐朽没落的部分我们应坚决摒弃。但孝道在现代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我们应加以扬弃,而不是简单否定,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族精华同封建糟粕的界限,将传统孝道转化为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孝道,并大力弘扬。2.16“未富先老”的必然要求。西方主要实行社会养老。而我国在经济基础薄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