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数据通信基础及远动通信规约

4 数据通信基础及远动通信规约

ID:11137971

大小:73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0

4 数据通信基础及远动通信规约_第1页
4 数据通信基础及远动通信规约_第2页
4 数据通信基础及远动通信规约_第3页
4 数据通信基础及远动通信规约_第4页
4 数据通信基础及远动通信规约_第5页
资源描述:

《4 数据通信基础及远动通信规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数据通信基础及远动通信规约4.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4.2数据传输的差错控制4.3数据传输规约4.4电力系统通信信道4.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4.1.1什么是数据通信模拟通信:通信线上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电话通信)数字通信:将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通过数字传输系统进行通信。数据通信:由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来完成编码信息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数据信息是具有一定编码规律、格式和位长要求的数字信息。代码:一组由字符、符号或信号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目前计算机中用得最广泛的字符集及其编码,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

2、)制定的ASCII码。4.1.2数据通信系统基本组成1)数据终端:用于接收或发送数据信号2)通信线路:公用和专用3)调试解调器: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转换4)通信处理机:与通信线路连接,执行通信控制任务5)主计算机:数据处理4.1.3数据通信的工作方式及原理分类:按通信双方是否同时工作分为双工、半双工、单工。1)双工:双方可同时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2)半双工:双放都可以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但不能同时进行3)单工:一方到另一方的单向通信按计算机信息交换方式分为串行和并行数据通信。1)并行:通信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用于近距离通信,速度快,处理简单。2)串行:数据一位一位在

3、通信线上传输。过程分析:略(P64)常用名词:1)码元:每个信号脉冲称为一个码元2)数码率: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单位Bd(波特)3)信息速率:系统每秒传送的信息量,单位bit(比特),信息用二进制表示时,每个码携带1bit信息量,这时数码率和信息速率是相同的。4)误码率:错误的码元数与总传输码元数之比,应小于10-5。4.1.4异步通信定义:收发双方的时钟不完全同步,是独立的原因:难以保证发送和接收时钟同步特点:具有起始位、停止位;对时钟要求不高、设备简单、传输效率低(80%)、线路利用率低。寻找起始位:线路上没有数码传输时称为空闲状态,线路保持高电平。在数据正式开始传送前,先发送一个

4、起始位,它占用一个码元的时间,且规定为低电平。采用一个独立高频率时钟检测这个低电平,判定为起始位后,开始接收数据,否则为干扰信号。4.1.5同步通信定义:收发双方的时钟严格保持一致特点:同步码、无空闲;传输速率高、设备要求高普遍采用同步码:EB90H时钟提取:从接收信息码的脉冲串4.2数据传输的差错控制4.2.1差错控制方法1)循环检错法:接收端检出有错丢弃,直到接收到正确码2)检错重发法:接收端检出有错,请求重发3)反馈检验法:将接收的数据返送给发送端,发送端检测,有错重发,无错发送下一个码组4)前向纠错法: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码进行检测,检错、判定错误位置、纠错4.2.2常用检错码1

5、)奇偶校验码原理:在原信息后附加一位奇/偶校验位,使字符与校验位中总的“1”个数保持奇数或偶数。2)方正码原理:又称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纠错能力更强,能发现某一行或某一列的所有奇数个错误。3)线性分组码定义:码字中的信息组与监督位是线性关系码字:n=k+r(k:信息组位数,r:监督码位数)分组码:(n,k)特点:,r越长,纠错能力越强“许用码字”:2k码字“重量”:码字中“1”的数目,也称“码重”“码距”:两个码字对应位上不相同的位数“最小码距”:同一分组码的任意两个码字的距离,记“d0”通过证明得:d0≥2t+1(t是纠错的位数)4)循环码(线性分组码的一类)4.3数据传输规约通信规

6、约:通信中,为确保通信双方有效、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在发送和接收之间有一定的约定“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互联的所有计算机都遵守标准化的信息交换协,达到各种机器系统相互连接协作。4.4电力系统通信信道“信道”:通信的通道电力系统通信信道:数据远程传输的通信线路4.4.1电力线载波通信定义:将信息调制在高频载波信号上,通过已建成的电力线路进行传输。特点:无需额外通信线路、高度的可靠性、经济性、可以同时传输语音和远动信号。是电力系统的主要通信信道。4.4.2光纤通信系统定义:利用光(频率在1013—1016Hz的电磁波)作为传输载体,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先进通信手段。特点:频带宽

7、、通信容量大、衰耗小、误码率小、中继距离长、不怕雷击、不受外界电磁干扰、抗腐蚀、保密性好、敷设方便。4.4.3微波中继通信微波:波长0.001—1.0m、频率300MHz—300GHz的无线电波、沿直线传播(40—50km)特点:频带宽、受外界干扰小、通信稳定、方向性强、保密性好、成本低。包括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卫星通信、空间通信及工作于微波频段的移动通信。分类:1)工作方式分有源站、无源站;2)抗衰老措施分空间分集接收和频率分集接收;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