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综合检测方法探析及应用

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综合检测方法探析及应用

ID:11143529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综合检测方法探析及应用_第1页
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综合检测方法探析及应用_第2页
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综合检测方法探析及应用_第3页
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综合检测方法探析及应用_第4页
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综合检测方法探析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综合检测方法探析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综合检测方法探析及应用一、摘要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的检测与评价目前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有:钻孔法、压水试验、瞬态面波法、电测深法、电磁波CT等。每种方法均有利有弊,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评价。采用电测深、瞬态面波法及电磁波CT等综合物探方法,辅以钻孔取芯、压注水试验,对注浆施工前后物性参数变化的对比,根据注浆加固的目的和地层所能达到效果的反应综合确定路基岩溶注浆整治质量。下面以某工程实例进行检测方法的探讨与应用操作解析。某新建铁路DK199+529.16-DK19

2、9+609.16段设计为路基工点,该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为岩溶发育地段,有可能产生岩溶地面塌陷,为了今后铁路营运的安全,对该段路基采取注浆整治措施。为保证注浆工程质量,依据设计要求,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对注浆后的效果进行综合检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类似项目检测经验以及规范要求,经几番探讨和调整,决定采用注浆前、后电测深物探检测,辅以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检测。关键词:路基岩溶注浆整治效果方法探讨应用7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二、检测的目的、任务与要求(一)目的检测注浆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工程的进行提供依据

3、。(二)任务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依据有关规范取得有效的数据和原始资料,分析论证注浆效果,做出评价结论。(三)要求1、注浆前和注浆结束14天以后进行检测。2、物探检测横断面方向测线间距10~15m,均匀布置且不少于1根,沿线路方向测线长度为加固范围长度加50m。3、压水试验按注浆孔数量3%计,每检验批不少于2孔。4、钻孔取芯按注浆孔数量5%计,每检验批不少于3孔。5、物探和压水试验检测标准按设计图中列表执行。6、钻孔取芯覆盖层中水泥呈劈裂充填;岩芯中水泥呈条纹、带状;溶洞中水泥呈块状充填,岩芯中水泥呈柱状、块状。三、工程概况7本路段由于

4、岩溶发育强烈,为了充填岩土层中的裂隙与空洞,同时封闭土、石帷幕,阻隔上层滞水与岩溶水的联系,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决定采用注浆措施进行路基岩溶整治,形成隔水帷幕,加固地基、减小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满足线路运行要求。按设计图技术要求,以纯水泥浆为主的单液注浆材料,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6:1~1:1。开始注浆时采用稀浆灌注,当灌入量较大时可据情况采用浓一级的浆液灌注。注浆压力一般为0.2~0.3Mpa,终注压力0.3~0.5Mpa,全孔自下而上进行灌注。在终注压力下连续注浆10min的注入率不大于5L/min时,终

5、止注浆。对土洞、空溶洞或半充填溶洞,在高压冲填砂、碎石后再进行注浆处理。对溶蚀裂隙发育、连通性好、漏液严重时,注浆时可掺入一定量的粉土或粉煤灰,粉土掺入量小于水泥重量的10%,粉煤灰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20%--50%。在注浆开始前进行物探检测,注浆完成14天后开展注浆后物探检测,然后根据物探检测结果进行钻孔抽芯、压水试验检测。四、电测深物探检测(一)地球物理特征据邻近地区相关经验,其物性参数如下表所示。物性参数统计表表1由上表可以看出,粘土、灰岩及岩溶裂隙带之间有较大的电阻率差异,为采用高密度电测深法检测提供了较好的地球物理前提。7当

6、注浆完成后,岩溶裂隙被水泥浆液充填,电阻率明显提高,高密度电测深观测成果无明显低阻异常,则可认为注浆效果良好。(二)基本原理、及工作布置1、高密度电测深法工作原理高密度电测深法属于直流电阻率法,基本原理与直流电阻率法相同,人工向地下供电,在地下形成稳定的电流场。研究地下传导电法的分布规律,分布电流场的分布特征,判断地下地质体的形态、规模、深度及性质,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2、测线布置分别沿线路方向在检测段中线、左10m、右10m位置布置测线,测点距4m,注浆前后两次观测位置重合。3、野外数据观测用测量仪器在实地测出线路中线位置,每20m

7、用木桩在现场标示位置及里程,用测绳加密测点。电测深法根据任务要求,电极距4m,60道观测,采用温施装置,采集18层数据,最大供电电压360V。一条测线一个排列不能完成观测时,下一排列与上一排列重复30个电极。施工时注意电极与土壤良好接触,确保接地电阻小于10KΩ。(三)资料处理7高密度电测深法数据采集后进行复核,数据处理时,先进行数据平滑、异常点剔除、滤波及地形改正,然后进行正反演计算,按全区统一色标绘置视电率等值线断面图,收集地质资料,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对物探资料进行综合解译。处理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随仪器配套研发的电法数据处理与转换程

8、序,然后利用李晓芹编制的电阻率层析成象CRT软件进行处理。(四)检测评判标准1、路基下部无岩溶发育、基岩完整,高密度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曲线圆滑,视电阻率符合电测深曲线变化规律,无明显的低阻畸变,视电阻率值相对较高;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