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究式教学中预习环节几点思索

关于探究式教学中预习环节几点思索

ID:1114666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关于探究式教学中预习环节几点思索_第1页
关于探究式教学中预习环节几点思索_第2页
关于探究式教学中预习环节几点思索_第3页
关于探究式教学中预习环节几点思索_第4页
关于探究式教学中预习环节几点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探究式教学中预习环节几点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探究式教学中预习环节几点思索摘要:只有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基本的了解的基础上讲课,才能有既轻松又高效的课堂,师生间才能有对知识的沟通交流甚至争鸣,知识经过讨论、质疑,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深深地留在学生心中。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预习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71-02学习过程应该包含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样四个环节,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同学只关注到了听课和作业:听课是被动地听,作业是应付地做,如此一来,学习就变得非常枯燥乏味,而且效果很差!这样一来,学生既没能学到多少知识,

2、他们的个性也没有能够得到张扬,能力也没有能够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老师声嘶力竭地满堂灌,最后是成绩不佳且又不受学生欢迎。只有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基本的了解的基础上讲课,才能有既轻松又高效的课堂,师生间才能有对知识的沟通交流甚至争鸣,知识经过讨论、质疑,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深深地留在学生心中。对于高中语文学科的预习,我的思路是:5一、通读文本,把握文章脉络语文课本是以众多内容相互关联的文章作为学习的基本载体的,那么这些文章就是承载我们要学习内容的载体。因此,应该对这些文章倍加重视。在高考当中也是这样,阅读题是除作文之外赋分最高的题目,不管

3、是古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其做题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能够充分地理解文章含义。所以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试着将预习过程中的文本阅读看作是一次阅读题的练习。在这里,我们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有声朗读课文。这样做一来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时纠正一些自己在发音方面的问题,二来还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通过有声朗读,你可以加深对课文中情境的把握。等到自己大约明白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之后,就尝试着概括每一个自然段都讲述了哪些内容,用怎样的表达方式、修辞方式来讲述的,其优点在哪里……这些都可以进行思考。然后再看看自己是否

4、可以提炼出文章整体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另外,所谓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是让你用标准答案的精确语言去进行概括总结,你只需要知道文章通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内容或者描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或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就可以了,这里不必刻意追求文字的精准。二、攻克字词难关,巧用工具书5文章的构成离不开字词句篇,所以在课前预习环节中,我们首先应该把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字、无法准确理解其含义的词及句子标记出来,通过查询工具书的方式进行初步尝试并再次理解。倘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足以将问题彻底搞清楚,就应该特别标记出来等待课堂上老

5、师的讲解,这样势必会让你的听课更加有目标性,也知道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注意老师的讲授。如此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效果怎么会没有大幅度提高呢?通过预习,明确每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借此来指导学生的听课,这是课前预习最有价值的地方。三、了解文章背景,尝试完成课后习题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时代的印记。当今时代下,有很多文章看起来很难理解,实际上,我们是没有处在原来那种环境下去理解。时代总是在变化的,我们的人生观和审美角度等都有了很大改变,但文章的内容没有变,所以想要真正走进作者的世界里,探究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就需要我们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这种感觉有点

6、像学习历史。通过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可以让你走进一个与自己现在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去,去感受作者的人生、作者的故事,这样也能大大提高学习文章的趣味性。每一位文章被收录进教科书的作者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的经历是一笔5宝贵的财富,只能观摩不能复制,但大家通过这些传奇的经历,却都可以进行自我反思与修正。在反复诵读文章、梳理生字词、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对文章本身以及文章之外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对文本所讲的故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阐述的道理都会有一个基本的掌握,有了这样的积淀,我们在课堂上和老师及其他同学去交

7、流、争辩,或达成共识,或求同存异,这样的学习,是真正的对知识的探究,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前提。实际的情况是,每个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但学生的表现却参差不齐,总体效果较差,为什么呢?我认为可能是师生陷入预习的以下几个误区。51.预习目标过于宽泛或是太死。每次布置作业时,有些老师习惯性地说:完成今天的作业,预习下一课。到底下一课该怎样预习呢?预习哪些内容呢?老师却没有明确的指导和说明,那么学生就只能停留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把课文读一遍。可能有的老师要求细致点:疏通一下字词,查找一下作者和关于文章的相关资料,或者再完成几道习题。这样的

8、预习要求要么太过宽泛,没有目标性,要么陷入套路化,枯燥单调,而且跟课堂的重难点没有紧密联系,仅仅是走过场而已,并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我以为预习时,梳理字词、知人论世是必须的,但也是最基础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关注更多的问题,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