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谈谈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ID:11148597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谈谈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_第1页
谈谈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_第2页
谈谈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_第3页
谈谈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_第4页
谈谈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剖析学困生变化过程,找出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提出相应转化策略。学困生,一个让人纠结的名字。学生心情难受、心灰意冷或自暴自弃,家长心急火燎或叹息无奈,教师困扰,学校担心,社会关注。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健全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学困生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只有弄清他们形成的原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1.农村学困生的成因。1.1家庭生活困难。我校学生基本都是来自附近农村,父母都是蔗民或是农民工,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他们中的多数比较沉闷,性格大多内向

2、,特别是一些单亲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障碍。因家庭生活困难,怕同学看不起,很少参加同学间的交往。学习上欠主动,不懂的又不敢问,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跟不上了,学习态度也变差了。例如,我班张正朋同学就属于这种类型。是个典型的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母亲长期在外打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没人看管。张正朋在校表现特差,整天沉闷不出声的,动不动就跟人动手打架。课堂上整天无精打采的,学习成绩和课堂纪律都较差。1.2学习目标不明。学困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没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在学习上相当消极被动,把学习当做一项困难甚至厌恶的任务。他们厌倦学习,逃避学习,不情愿上课,上课时无精打采;对老师

3、布置的作业,能拖则拖,能抄则抄,或干脆让别的同学代做。因此,学习效果老提不上去,教师上课也觉得吃力。例如,现在初二10届的三个班学生,班主任、课任老师为学生违纪律和不完成作业的事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见有三五个学生被带到办公室来谈话做事。1.3教学设备不足。目前,我校教学设备陈旧,师资配备不全,教师观念落后,教学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例如,学校破损的教室,简陋的实验室,几乎没有几样能适合教学实际的近年能更新的教学仪器,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室了。如此简陋的教学设备,使得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搞得筋疲力尽,管得来纪律,完不成教学目标。老师没成就感,学生厌学,导致学困生的

4、增多。1.4教学方法单一。在学困生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评价方式单一,即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来评价学生,让学困生屡考屡败,他们没有成功感,无奈甘心于落后的现状。二是教学方式单一,一节课下来基本上是讲解法,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毫无兴趣,每一节课都成了痛苦的劳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或迫于父母的压力才到学校来学习,完全是一种被迫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只知一味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变化。他们不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课本知识讲解清楚;有的老师不注意学习,知识陈旧,只好重复书本内容。有些老师为了提高成绩,拼命布置大量的学生难

5、以完成的课外作业,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样必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学生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是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1.5校园生活单调。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转化成为有趣的数学。现在,有许多同学在踏进中学大门的同时就担心起来,担心中学的老师太凶,担心生活不习惯等,尤其是担心学不好数学。因为数学内容抽象,形式枯燥,逻辑推理严谨,使中学的好多学生感到乏味、厌倦,甚至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集中起来有两种心理表现:一是怕数学学不好,恐惧;二是对数学没有兴趣。而恐惧与兴趣又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如果产生了强

6、烈的兴趣,那么恐惧感也就自然消失了。那么,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才是数学教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亲其师而信其道,建立产生兴趣的基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端正学习数学的态度,由此产生一种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常与学生接触,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掌握他们的需求,及时给与指导和帮助。这样,师生的心就拉近了距离。增加对后进生的感情投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改正缺点,树立信心,注重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在数学上不断有所收获,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爱。多实行鼓励性评价,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使他们感到

7、老师和我们心贴着心。通过接近→亲近→融洽→共鸣的过程.由此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效应,建立起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坚实基础。2.结合教学内容,介绍背景知识,培养数学兴趣。小学数学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初中数学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如何使学生实现这样一个转变?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如代数式、负数、一元一次方程等牢固掌握。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具体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方式,通过向学生介绍相关内容背景,讲述知识产生的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