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论文

再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论文

ID:11152716

大小:6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0

再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论文_第1页
再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论文_第2页
再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论文_第3页
再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论文_第4页
再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论文在普通心理学中,一般把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两类。二者都是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自身活动)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心理体验。所谓需要,对人说来,是为延续和发展种族生命和自由而对必要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在主体身上,需要通常以欲望、动机和意向等形式被人所体验。人类的需要如果按其对象来分,有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精神需要是人对自身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即属于对观念性对象的需求。情感是人类社会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反应,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体验。美感是人类高级社会性情感之一.freelaslow)提出了著名的

2、“需要层次”说,把人类需要排列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七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认知的需要;(6)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思罗认为,只有较低级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才能形成较高一级的需要。前面六级层次的需要相继达到了,自我实现的趋势才能达到。1美国克雷奇等认为马思罗的“需要层次”说的中心是,“人的基本动机就是以其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的潜力,即自我实现的需要。”2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所谓“自我实现”,克雷奇等说,是“表示人类把自我中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基本倾向,也就是把个人的潜力作最大的实现,”3用我们的话

3、来说,就是人的实践倾向,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把人的本质力量在外界实现出来的倾向。马克思也曾把人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的自由劳动(实践)称为“个人的自我实现”。4马思罗的七个层次的概括实质上只有一个核心,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一、二层次是人类自我保存与繁衍的生理需要,是人类自我实现的前提,第三、四层次是人类自我实现需要的不同表现形式,即表现为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我在社会中的实现,第五、六层次则是人类自我实现需要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体现:认知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对象本质的理性认识,审美则是人对自我实现(实践)产品直观时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七层次“自我实现”需要实质上是前面六个层次的概括和

4、贯穿始终的基本意向。马克思说,人的自我实现,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5马思罗的“需要层次”说抓住了自我实现需要这个人类的根本特性,这是它的合理之处。“需要层次”说还包括这样一层意思:在人的心理结构发展过程中,在后一较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比它低级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一个人的生理和安全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爱与自尊等需要才能充分发展,前四层次的需要相继达到了,认识与审美的需要才会从潜在转化为现实,最后自我实现的倾向才能达到顶点。当然,不同层次需要相继产生的过程(即人的动机结构的发展过程)“不是象陡立的、间断的阶梯那样的东西,每一低级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满足,其

5、次较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它更多象是波浪式演进的性质,不同需要之中的优势是由一级进到另一级的”6根据这个观点,人的审美需要是人的较高级的需要,是在人的自然、物质需要等较低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需要。这不仅体现在人类整体的心理结构的发展序列上,也体现在每个个体心理结构的发展顺序上。它暗示人们,在七个层次之间,较高一级与其次一级之间存在着承接和扬弃的关系,而且更高一级的承接和扬弃也就更加离开人类的肉体存在,更加离开对象的实用性,更加接近于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完成,即更加能有效而完整地体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从而显示出人类更高的心理水平,因此,尽管从生理需要到审美的需要都指归于

6、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审美的需要却比下面五级需要更少指向对象的物质存在(质料内容)和有用性,更少直接与人类的肉体存在相关,因而更多地指向对象的审美特质(外观形式)和娱乐性,更多地与人类精神世界相关,可以说审美需要扬弃(包括)了前五级需要。现代人类学已证明,这是人类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人类早期对陶器的需要就经历了从实用向审美的发展。我国相当于野蛮时代中期的大仪口文化时期的陶器,也比以前(如仰韶文化)的陶器更加复杂优美,不仅鼎、扁、耸、舰等新型器物出现了,而且纹饰和色彩也日趋丰富多样。不同地域、种族的原始人类的审美需要形成、发展的这种共同性证明了人类从低级的物质需要向

7、高级的审美需要的发展是一种普遍趋势和规律。马思罗认为审美活动应建立在认知活动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就是说,审美是以感性的情感活动的形式包含和积淀着理性的认知因素,审美决不是孤立的形象直观,而需要以一定的认识和文化水平为前提。这无疑是正确的。马思罗的“需要层次”说在现代心理学中至今仍有相当影响,虽然它还只以描述性为主,缺乏定量分析,但对以往心理学有关人的动机(需要)的发生只从“缺乏性”(即缺乏产生需要)一点来解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试图在一个简单的结构中,把缺乏性和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